軒轅浩 wrote:幫你接~小孩:爸爸,...(恕刪) 哈哈...我也不想.不過小孩長大後幫爸爸買的房子,大概就只需要0.5坪左右的大小了....結論:只有在百年之後,才能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家.還是小孩子幫忙買的.
GUNG1984 wrote:自己繳貸款 = 自己的 (如果繳不出來還可以拍賣或賣掉) 應該會有一點錢在身上用租的 = 別人的 (你繳不出房租,房東一定叫你搬) 那你什麼都沒有...(恕刪) 這是一種迷思算給你聽假設 2000 萬的房子租給你,一個月 2 萬兩年的租金總共 48 萬也就是兩年後只要房價跌超過 2.5% ( 1950 萬 )你就贏房東這還沒有算房屋折舊及其他修繕我舉的例子算客氣了 , 大台北房價不合理的程度大家都淒楚,租金超便宜5% 跌價算小意思,搞不好 真的如新聞說的 15% 才會止跌當然自己的房子有好處,這跟坐計程車比買車划算,但是大家還是買車的原因但是並不是你說的,租金是別人的這樣的觀念
很聰明的選擇但…一定是對的嗎??房市上漲這幾年的過程中,您的想法與說法早就不知道有幾千幾萬的人說過了…不過這事是結果論,反正至少您已落袋為安,進自己口袋的錢才是錢…房子一賣換個位置後,看法果然馬上不一樣…厲害厲害,著實真令小弟佩服佩服
我想樓主應該會越看越買不下手。繼續租屋20年。等到20年後,說他媽的,早知當初不要賣,現在老子也有一棟億元豪宅沒錯,房子有可能會跌價,但是人會不會越來越少呢??不太一定呦。尤其是市區。郊區人會變少,但是所有人都想擠進市區。台北市會不會跌。很有可能,但再怎麼跌也不會比新北市或是其他縣市低。
GUNG1984 wrote:自己繳貸款 = 自己的 (如果繳不出來還可以拍賣或賣掉) 應該會有一點錢在身上用租的 = 別人的 (你繳不出房租,房東一定叫你搬) 那你什麼都沒有 好奇怪..好像買房都不用頭期款?你這樣講是拿1.有頭期款並且已買屋的人 PK 完全沒存款的人2.還附帶房價絕對不會跌的條件只要上述有任何一點不符你的假設就會崩潰同樣經濟能力下,理論上沒買屋的人資金會比有買屋的人充裕p.s:被法拍你也是什麼都沒有
灰灰熊 wrote:很聰明的選擇但…一定...房子一賣換個位置後,看法果然馬上不一樣…厲害厲害,著實真令小弟佩服佩服(恕刪) 呵呵~大大這樣說馬上讓我想到我在股市好像也是這樣子內通常在買近一檔股票後,就會開始找一堆理由或是利多消息來確定自己買進是正確滴;之後同一檔股票在賣出之後,又開始找一堆藉口或利空消息來確認自己賣出的對滴....但是.......................................結果往往與自己的想法想反!還是那句老話,在股市也好房市也好千萬不要去預設立場,那種探頭摸底的行為常常讓自己得到教訓
leo78788 wrote:是台北市的房子嗎?往往賣掉就買不回來了...... 好奇怪喔。台北1991~2002連跌10年,怎麼老是有人視而不見。不過大家都知道2002開始起漲,「等得夠久」還是可以賺回來。簡單講一句話,就算買到高點還是可以打平,前提是你有耐心等20年。
shellpig wrote:你的做法對的,表示你那邊房價太高了...不過在我的例子來說,我買的房子租金行情大約是目前銀行利息2倍多,而且隨著本金償還利息會越來越少,通算下來會差到4倍~房租還大多不能抵稅,利息可以.... 房租....我記得我去年有抵稅耶???
scott9282001 wrote:我想樓主應該會越看越買不下手。繼續租屋20年。等到20年後,說他媽的,早知當初不要賣,現在老子也有一棟億元豪宅沒錯,房子有可能會跌價,但是人會不會越來越少呢??不太一定呦。尤其是市區。郊區人會變少,但是所有人都想擠進市區。台北市會不會跌。很有可能,但再怎麼跌也不會比新北市或是其他縣市低。 真的老了後,還有必要一定住在"台北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