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yen wrote:
每個賣家都希望自己一千萬的房子住了五年可以用兩千萬賣掉!!希望自己的房子不合理的值錢!
希望自己的房子不合理的賣掉,就要有買家不合理的出高價!
買家要不合理的出高價,就要讓他誤以為這房子的價格超過應售價
大大真是一語中的!!!
目前大台北地區的B級地段或其他縣市不理性的起漲
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這樣!!!
支持實價登錄!!! 漲跌回歸基本面!!!
A級地段如果繼續上漲,代表台灣經濟向上,有錢人的口袋繼續加深
不過那跟我無關,因為我買不起A級地段
但是B級地段在實價登錄後比較不會跟著群魔亂舞
我準備好頭期款就可以用合理的價錢買到房子
如果實價登錄後,去除短期進出的投資客墊高價錢
我卻連B級地段的上漲都跟不上
代表我不夠打拼,跟不上普羅大眾的腳步,就要檢討自己..
現在還會漲嗎
擺明現在房價大多是喊跌
不像4~5年前,不管是明星,政論節目,銀行機構,
電視,報章,還流行請一堆,房仲總經理上節目談買房
到處都在講買在哪邊,又漲了多少了,賣掉又賺多少了
眾人看漲,不漲也難
現在從政府,房仲業,銀行房貸成數緊縮,到一般民眾都緩步買房
電視請來的專家學者,報章專題也一個個不看好目前房市
幾乎是眾人看跌了
房是不像股票哪麼詭異,能夠公司虧損,壞消息一堆,加上董座,總經理換人
眾人看跌,他還漲停給你看
房地產的市場太大了,不是幾個金主就可以操作了
眾人看跌,我記得我的記憶中,是一定跌的
只不過看漲時,大家譁然
買哪邊漲哪邊的
開口閉口就是去哪看房,想買哪想買這的
怕買慢了,過兩天就又漲了
看跌時,大家都當作沒這回事
等到真正跌時
沒甚麼人提到買房這檔事了
就是有哪一兩個親朋好友,決定要買房,
也沒甚麼人要多跟他講些甚麼,
是一片靜悄悄了
不過也不是眾人看跌就一定跌了
政府介入的話就可能,可以減緩甚至翻轉
畢竟目前的執政黨,可是一個超級大地主阿
實際定買賣價時:
---------------------------------------------------------------
賣方:
喔~原來樓上(或隔壁)賣1500萬都有人買,你還叫我賣1300萬還賣那麼久賣不掉,無能嘛你們~我要換一家中介~
中介:..........
結果:賣方會用可參考的最高價來定價,掛出來的賣價上漲....
買方:原來這裡不用1500萬,樓上(或隔壁)1300萬也有人買到,你們中介都想騙我錢,好多拿手續費,我要換一家中介問~
中介:..........
結果:賣方會用可參考的最高價來定價,買方會用可參考的最低成交價來定目標價~
結論:買賣方落差加大,成交量創新低~中介"搓賽"
--------------------------------------------------------------
實際買賣討論時:
------------------------------------------------------------------
Case1:買方比價比隔壁
買方:
喔喔~隔壁才剛成交30坪1000萬
你要賣我29坪1200會不會太貴
中介:
賣方說人家是破公寓,他這是帝寶,不要拿XX比雞腿~
結論:殺不動
Case2:買方比價比同一間之前成交價
買方:
喔喔~之前成交才1000萬,屋主現在要賣1200會不會太貴?
中介:
賣方之前成交才1000萬,手續費30萬我們拿了~其他貸款及雜費和稅20萬政府拿去了,屋主裝修又花了100萬,賺50萬屋主才想賣
結論:殺不動
----------------------------------------------------------------------
總結論:
1.買賣方角力,比誰想要買或賣的意圖或需求強,(也就是賣方不賣會死,買方不買會怕)誰就輸了~
2.原來房價是因為中介的成本和政府的稅導致新賣方不賺錢賣,只要轉手一次,成本就墊高一次~
3.密技:1000萬的房子,賣方先賣給自己人1500萬,並實價登錄,再叫中介賣1400萬,
買方就會被騙了(賣方扣掉全部費用還賺呢,如果買方相信實價登錄的價格)
4.大家都知道要量力而為,錢不夠就不要看帝寶的房子,那錢不夠也不要看台北市的房子卻沒人知道,老是喊太貴,
沒人要買房價就下來了,請一般人去買淡水,桃園的房子可以嗎?全部都取決於供需關係,不是喊喊叫叫房價就下來了~
內文搜尋
X
版大你就不要太認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