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再了解看看房仲的服務內容
以下非價格之外的功能簡單舉例
1.各項保固(漏水、氯離子、輻射、凶宅)
2.風險承擔能力
3.產權調查能力
小弟是仲介從業人員,我並不擔心實價登錄會讓部分服務完善、體質健全的仲介公司面臨危機
以上僅簡單舉例,還有很多服務請恕小弟未一一列舉
其中保固的使用率以及產權調查使用率,以小弟從業經驗來看是非常高的
而小弟也不認為自售自買的"個人"這些部分可以做得比仲介公司好。
可以想像一下,若自售自買,成交後發生漏水,修繕金額雙方又喬不攏,這時您只能自認倒楣,不然就上法院
這兩個選項哪個您會滿意?
再者,早已實行實價揭露的部分仲介公司與政府日後公佈具有公信力的資料若相符,是否反而會增加消費者信心
進而選擇可靠的仲介公司以節省時間?
自售自買不是不可能,只是在小弟的觀察裡,大多數的買賣方對房地產的買賣尚一知半解(也許本板上各位大大都是行家)
哪裡有風險?哪裡該注意?流程手續又是如何?許多人並不清楚
此種服務業依然有存在的價值及必要
當然品質不良的,就讓它倒了吧!
superpark wrote:
除非都沒人買房子了~
真的看不出來 房仲會怎樣挫賽耶~(恕刪)
你這不就打出為什麼房仲挫賽嗎?
從奢侈稅實施後量一直在減少 , 為什麼?
因為投資客的房子兩年內都不想拿出來賣了 , 量一直在減少就是一直都只在賣沒奢侈稅的那些物件
以往房仲是站在賣方的 , 他根本不擔心無法成交 , 只怕自己手續費收不夠多所以拼命把價格喊高
如今情勢已經不同了
今天房仲發現房子已經沒有以往那麼好賣了 , 價格炒高大家無法成交 , 他就必需轉而站在買方立場議價了
實價登錄後徹底打死在價格裡面搞鬼的可能性 , 反而有助於成交價的明朗
相對來說買賣雙方的認知差距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賣方說還很高買方說已跌低
其實對房仲來說實價登錄是有助於正派房仲的 , 只有那些靠喊高炒房抽手續費的房仲會反對
實價登錄後就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了
買家會為了拉抬行情去多報好加價賣掉嗎? 要承擔的就是課稅課更多
因此若照實報價發現房價沒有開價那麼離譜時 , 其他要賣房子的人也變不出什麼把戲
銀行都已經在主動限縮了 , 這情形很明顯
跟以往房價上漲時銀行全貸還借錢給你裝潢差太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