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如果2012年底房價沒有腰斬我該不該買房,不買又該怎麼辦?

其實重點不在於你收入多少還有你的理財方式
重點只在於你對『房子』這個東西的定義

如果你認為『房子』只是一個投資,或只是一筆額外的開銷,價格對你來說當然是很大的考量
所以你考慮很多問題,跟父母同住,減少奢侈品,因為對你來說,這只是投資標的更換而已

我的家庭總收入比樓主高一些,兩個小孩,有一間正在揹貸款的台北市的房子
我還是每年排定出國旅遊,反正夫妻薪水各自管理,喜歡什麼奢侈品就自己決定
理財方式也是自己規劃

對我來說,房子是一個讓家人有『重心』的地方,所以當時買的時候根本沒考慮那麼多.

心態才是你自己認為要不要買房的主要原因...

我從27歲開始工作,30歲結婚開始租房子,租到37歲買房
一結婚爸媽就說已經獨立了,就要自己負責自己的開銷.
如果"房價腰斬", 真正該擔心的,
應該是銀行會倒幾家? 本土金融危機會不會因此發生?
你銀行的存款會不會泡沫化!?經濟是短期不景氣,還是會大蕭條?
-->
當一堆房屋產投資客, 不動產現值抵不過原初貸款時, 他不倒帳才怪哩
粗略舉例來說: 向銀行貸款8成, 目前市值5成, 如果讓銀行法拍,
最終法拍價應該不到原購屋價的5成(法拍應該會先流標幾次),
如果再用人頭買回, 馬上現賺(省)貸款差額至少3成以上,
這麼一來, 銀行應該是第一手的苦主, 再來勒,
這銀行如果不倒, 下次評定房屋現值肯放款的成數鐵定很低,
一般升斗小民自備款成數必定增加許多, 雖房屋總價降了,
但自備款總金額不見得會較之前少, 加上經濟景況勢必連動受波及,
到時家庭月收入, 還能不能有現在水準, 恐怕也得打個大問號喔!?
一般人當明天的三餐問題都沒啥把握了, 還會想買房嗎!?
每間房子格局方位採光皆不同,故不像股票標的相同(散戶有1張主力有10000張,主力砍股票,股價會被殺低)。

每個人內心都藏著投資客心態,所以房價會是緩跌,房價腰斬是要時間等待。

應以付租金來等待房價下修,除非需求或財力不同。
版大寫的文章真好,太中肯了

這應該也寫出大多人的心聲

man91517 wrote:
我認為~房價腰斬你也...(恕刪)

當房價腰斬時,國內經濟應該是在大壞的情形下!
不知道打算進場買房的朋友,工作是否還在?
就算還在也沒減薪,心情上是否敢進場買房?完全不用擔心下個月會不會被資遣?!

除非國內經濟持平或變好,大家口袋變深了!而房價又跌了下來,但什麼因素會導致這種情形發生?單單靠成交量萎縮就可以推論房價下修,非未免太樂觀了!

根本沒人知道合理的房價在哪裏!只想著腰斬,只想著腰斬!還不如想著如何賺更多錢才實際些!
關鍵字假設馬當選

選前就是買房的時機

alcatel wrote:
當房價腰斬時,國內經...(恕刪)


好文
先坐板凳
台灣為什麼不敢打房? 還不就是圖利財團, 遏止投機有這麼難嗎? 只是要做不做,

大陸打房做了什麼? 台灣能做些什麼?

鎖你買賣的周轉週期, 短期轉手就課重稅, 自然減至投機行為無法立即買空賣空轉手套利,奢侈稅鎖2年課15%只算小菜, 政府為啥不直接訂個5年,25%或更久更高?讓房子真正回歸讓自住客為買方入場,能不能做? 要或不要而已~


房屋、土地、建築這些都是資源攏斷者的賺錢金雞母,穩定房價就該跟穩定物價一樣要列為民生議題,因為後續衍生的問題執政者還在白痴裝傻...

房價無理飆高
>無良建商、投資客搞出來的

薪水停滯
>歐美就不用比了,光亞洲國家...口憐的台勞啊..中港日韓,敬陪末座

上班族縮衣節食只為買間房,不敢生小孩怕未來負擔過重
>少子化
>人口老化
>無生產力無競爭力

負擔超出能力外的房貸,一有收入減少或短缺(無薪假、裁員),馬上經濟困頓,或是信用擴張以債養債

蓋合宜住宅、現代住宅:不符台灣民情,因為我們觀念有土有房斯有財,不想借不想租只想擁有屬於自己未來長久的財產

我們能做什麼改變現狀? 不能,只能沈住氣,累積現金等待時機,不合理就不要買去養吸血建商、投資客和房仲,用選票修理執政者,然後上上01幹譙一下, 繼續過著小資生活.

conan114 wrote:
台灣為什麼不敢打房?...(恕刪)


中肯推,矛盾的是蓋了一堆合宜住宅,限制那麼高
符合標準的人也不見得買得起
打了半天幫到誰了?
這個版常常在罵房仲或投資客賺取黑心錢
說不如拿去買基金
結果基金經理人年薪數百萬、出入高檔飯店、出國搭頭等艙、買名車豪宅
這些也都是你貢獻出去的手續費、管理費、保管費
重點是基金經理人真的有幫你賺到錢嗎?
金融海嘯或前陣子歐債危機時,你的基金還不是照樣賠得慘兮兮
賠錢的是候銀行會少收基金管理費嗎?
你怎麼不覺得基金經理人很黑心

基金虧錢了,只能眼睜睜看著存簿的錢愈來愈少無能為力
房價跌了,至少我還有個窩可以遮風避雨

---
我是個領薪水的上班族
以上是我從2005出社會到現在的感想

六年前我也有一支高收益債券基金
當時年報酬有6%
去年只剩4%,還不算美金貶值帶來的匯兌損失

五年前我手上的基金檔檔報酬率超過20%
金融海嘯後付之一炬 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我有不少學長姐在投資銀行吃香喝辣
去年我把所有的基金解約湊了頭期款買下人生的第二棟房子
我不會後悔

--
當初看到樓主發的第一篇文時我就很想回了
我年紀跟你差不多
七年前出社會時年薪80萬
當時我就在台北市郊區買了第一棟房子
現在我年薪180萬
為了小孩設籍買了精華區第二棟房子(套房)

因為工作的關係貸款貸到30年,利息1.6%
月繳三萬塊一點都不會影響到我的生活品質
你們夫妻條件更好 (首購、軍工教、工作穩定、雙高薪)
真難想像你們願意委屈這麼多年

早買早享受
如果就像你說的2012年底沒有回檔呢?
你還要再等幾年?

--
但話說回來我還希望多一點像貴夫妻這樣的人
我買房子時少一些競爭者
租房子時多一些房客

只是同樣是女人
我非常同情你老婆就是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