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房仲。。。。。


dunhilldun5168 wrote:
您不妨在版上問問有持...(恕刪)


1.這點小弟也不能認同,不知道的胡說亂說是大忌,萬一客戶買了回來咬你把你弄臭,根本得不償失。

2.您說的所有話術,行話叫"促銷"。無論真假,目的老實說都是希望您決定速度快一點。現實來講,不只

有同業競爭,連同事都在競爭...因此才會有如此手段(當然小弟的意思不是認為這種做法是對的,這種做

法很有爭議)但有一些物件真的就是搶時間、搶快。

另外,補充說明一下,您說的前三大,有兩家斡旋制度不同。一家是以收斡時間判定,先斡先洽談;另一家

是競價制,價高先談。當然仲介都想搶第一時間,機會較大,若您的出價最後是人家的成交價(或以上),

哪怕僅晚一小時付斡旋...相信這都不是買方與仲介想看到的結果。不過貸款不足而談不成的狀況很常發

生...但小弟也不否認有時候也是話術。

3.請問您透過何種管道查詢?設定金額回推?

4.看多看空是個人意見,就像板上有各種意見,小弟從不認為誰一定是對的誰一定是錯的(在此也感謝本版

前輩讓小弟獲益良多),小弟認為仲介提供充足資訊就好,留給客戶自己判斷。


題外話,板上有眾多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的相關討論,小弟今年中成交的客戶剛好有兩位都是此二領域的

知名人士,兩位都在奢侈稅實施前與小弟完成買賣,剛好與板上前輩分享:

(1)小弟今年五月中幫一位知名建商董事長處理手上資產,總價6千多萬

(2)小弟今年五月底幫一位知名證券首席分析師買進物件,總價8千多萬

兩個物件都在同路段上,門牌差不到100號,且兩物件買賣理由都是投資置產

請問誰看多?誰看空?誰看的準?

依小弟的高度當然不及上述兩位

所以小弟才認為多空個人有個人看法,仲介不便置喙

ezhiphop wrote:
1.這點小弟也不能認...(恕刪)


就算房仲都不跟投資客串聯炒房,
高額的5%仲介費也成墊高房價主因,
一間2000萬的房子,
轉手一次仲介費就100萬,
有些房子近兩三年轉手4,5次
中間過程投資客都不賺好了,
房價立刻從2000萬跳到2500萬
500萬價差是不是房仲造成的?

房市小牛 wrote:
高額的5%仲介費也成墊高房價主因,
一間2000萬的房子,
轉手一次仲介費就100萬,
有些房子近兩三年轉手4,5次
中間過程投資客都不賺好了,
房價立刻從2000萬跳到2500萬
500萬價差是不是房仲造成的...(恕刪)


印象中不是賣4%買2%嗎?
ezhiphop wrote:
但小弟也不否認有時候也是話術。



話術?

不知道在您的認知裡面,"話術"和"騙術"界限在哪?

誇大、無中生有、隱惡(房子的缺點)揚善(誇大房子週邊未來可能的公共建設)…等等,是"話術"還是算"騙術"?



ezhiphop wrote:

3.請問您透過何種管道查詢?設定金額回推?


不是的,小弟完全是透過該房仲公司裡提供的行情表,依照物件的位置、樓層、大小,比對查詢出來的

後來房仲也承認我查的,就是他準備賣我的那一間沒錯

只是他的理由是太太買貴,先生不肯,所以用一個金額較低"假的成交價"登錄

實際上並沒有這麼便宜

您說,我該信,還是不該信?

此外,小弟還有一個問題

如同您所說,房仲還比較希望房價低一點,這樣買、賣的人多,交易熱絡,房仲反而比較能賺到錢

那又為何房仲要聯合賣方,對外宣稱統一口徑的成交價,比實際成交金額多1成以上?
(這點就別問我如何查知,我是在偶然的機會下得知,假不了)

是房仲主動提出,要賣方配合,此家房仲也是前三大之一

此房仲的心態是?


dunhilldun5168 wrote:
撇開房價高、低不論
...(恕刪)


1.看社區靠近哪裡,近醫院=>有醫生(或許幾百戶裡只有幾戶是) 近學校=>有教授 以此類推
畢竟仲介整天在社區裡晃阿晃~跟社區的人聊天或管理員 多少都能知道他們的工作在幹嘛
但....這確實是仲介想要你買房子的話術


2.話術 加快決定速度 也許正好有其他的買方同時喜歡 但是同事的客戶
同事成交 服務費只會進同事口袋 所以他希望能早一步


3.因為....到目前為止 我還沒看到整區的房價下跌的...(缺錢的例外)

sky904 wrote:
你只打出來一半

在...(恕刪)


嗯~我只能說這世界上總有好與壞
而我呢!因為我不想幫人家買賣一間房子,賺個幾萬塊而已 被罵2,30年

現在有沒有實價登錄對我來說其實沒多大差別,反正大部分的仲介也都是老實的說成交價多少
話說.....永慶的網站早就有實價登錄囉!
我反而怕同條路的舊公寓跟著大樓一起喊價

斬龍破鳳 wrote:
嗯~我只能說這世界上...(恕刪)


是啊,區域的成交行情多少上永慶房仲網都能查的到
想撿便宜,平常也是要花也時間做功課
好房誌每個月都會介紹一些各區域房市分析

俗語說的好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
和房仲業務打好關係
有什麼好康的就能第一個知道

合作雙贏才是最大贏家



出價不漂亮是指,例如該社區成交行情50萬/坪,投客常常都出40萬/坪(預留獲利空間),正是因為投客比一般自住買方更了解區域行情,所以價錢會這樣出,沒有獲利空間投客是不會買的。
ezhiphop wrote:
請問大大認為矛盾的點...(恕刪)


......

越講矛盾越多
既然成交行情價是50萬 投資客了解行情
可是也才出價40萬
這樣跟一般自住的出價有什麼差別
一般自住出價 還不是被仲介牽著鼻子走
要嘛就不出價
有出價的話 還不是被仲介要求大概出價的成數也需要到達行情價的八成左右才會認真幫客戶出斡旋

所以請不要說跟有沒有做功課有關
投資客與自住最大差別 其實就是出價的速度而已
真正有興趣出價的自住買方
其實會到斡旋階段的價格 其實與投資客差異不大
只是仲介大部分都看比較短
都喜歡跟出價速度比較快的投資客配合罷了
等投資客不願意追的時候
再去想辦法用騙術 喔 不 是話術
找到當盤仔的買方 來成交
dunhilldun5168 wrote:
話術?不知道在您的認...(恕刪)



小弟回文也說了,不知道的胡說亂說是這行大忌,房子有問題不說也是大忌,小弟也無法認同。至於您說的"揚善"的部分,小弟認為仲介深耕於商圈,對商圈動態及未來發展性相較於一般人應有更深的了解,提供資訊給客戶是必要的,因為這是房子的優點。但要以這些優點來向客戶保證未來一定漲、狂漲暴漲,小弟也認為不妥。


您提到的案例小弟實在覺得誇張,不知大大說的公司是哪一家,登錄價格照理說無法作假,您不必相信,應該是對方仲介說的謊被戳破了。


至於您說的提高成交價說法,小弟想到幾個原因:
1.買方貸款成數可能非常高,而銀行針對成交案件會打電話到房仲店頭訪價(成交案週邊的房仲),避免貸款因訪價結果而破局,進而無法繼續流程。

2.避免同業破壞。


小弟當然了解您背後的意思,提高成交價格好說服其他買方對此社區認知提高?
但相對的該區域屋主認知是否也因此提高造成後續議價不利?這樣對仲介不見得有利

半點不由人 wrote:
出價不漂亮是指,例如...(恕刪)


小弟前面回文也說了

各仲介公司斡旋制度不同

的的確確有的就是競速制(單一斡旋制,收了斡就不可再重複收)

也有競價制(價高者先談)

任何新接案件絕對都是搶速度,速度決定一切

如您所說,到斡旋階段雙方價格可能會差不多,小弟敢說甚至自住客價格還會高於投資客

但在單一斡旋制度下,速度慢哪怕是一小時,就是人家先談

萬一在洽談過程中屋主價格有降下來,成交機會就很大了...

更何況這其中有多少同業在競爭,你根本很難知道同業哪時收了斡旋,收了多少價格

這是事實,所以當然跟速度有關

這也是仲介一直在製造時間壓力給買方的目的,搶快

(再次重申,小弟也認為這是很有爭議的做法)



此外,投客跟自住客出價的不同,除了速度外

投資客出價是依"行情"做基準,低於行情有獲利空間就買

自住客出價很多是依"想像(我覺得這裡應該這價錢差不多)"、"過去經驗(幾年前我買這邊才多少)"、"比較

法(我家住陽明山,環境比這邊好多了,我家才XX,這裡應該XX)"等等等

您能不說做功課的程度差很多嗎?

您說自住客不出至"行情"的八成仲介不願談,那為何自住客對於"行情"的認知會低於行情的八成?

小弟當然不是指所有自住型買方都是如此,但至少小弟從業以來絕大多數買方都是如此...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