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子愈蓋愈多,樓層也愈蓋愈高,人口不變下,供給增加,需求不變下,價格必跌,至於跌多少是市場決定,建商、房仲、投資客一定是看多,一般民眾看空,多空交戰,誰勝誰負很難講,物極必反,明年2012年將是房市走空第一年,捷運週邊房子也別太高興,等捷運線多到跟公車線一樣時,捷運週邊的房子也漲不動,只是附加價值。成交比較好成交。人說出的話,有真有假,只有數據不會騙人。
yunyunhome wrote:這問題是:在台灣房地產歷史上,有哪一次房價崩跌是發生在利率不到2%的? 1.台灣玩房地產的歷史還不夠久遠 不足以做為佐證yunyunhome wrote:又或是,人類經濟史上,有哪一次房價崩跌是發生在利率不到2%的?答案是沒有,徹徹底底的沒有...(恕刪) 2.2008金融海嘯 發源地美國的利率是多少?美國就是低利率 然後告訴每個人 利率這麼低 趕快趁現在可以買個房子不管你的收入多少 都可以買房子 趕快買房子 最好不要只買一棟果然大家被洗腦成功 不管自己是打零工的還是領多少月薪的 大家卯起來買房子後來的影響是什麼?在危機之前的數年,低利率和大量美國國外資金的流入創造寬鬆的信貸條件,為房市暴漲加油添火,並鼓勵負債融資性消費。美國家庭擁房的比例從1994年的64%(自1980年以來就大約如此)到2004年的史上最高水平69.2%。次級抵押貸款對家庭擁房率和整體住房需求量的增加作出了重要貢獻。唬大說 大家多買房子可以刺激經濟發展唬大說 瘋狂印鈔票的年代,借錢買資產才是正道事實上是 大家都貸款買房 大部分的收入都拿去繳房貸了 哪來的錢去做其他消費大家都不消費 社會經濟怎會流動活絡?民眾消費趨於保守沒有顧客上門消費 老闆不需要這麼多員工 於是就有裁員潮被裁員的人 沒了收入 無法繳房貸 於是破產 房子被拍賣2008金融海嘯不就是這麼來的嗎?唬大果然是唬大 什麼都要用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