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1234567899999999

little_5 wrote:
問題是,人老了除非沒有子孫,不然一定會換大屋一起住,或讓孩子再買一間吧.
可惜大部分人眼光看不遠,現在很爽,等子女成家時才知道苦.,...(恕刪)



原來人老了一定會換大屋一起住喔...-_-?

不知道你住哪邊, 不過以台北市來說呢,

- 民國99年時, 每一戶的平均人數是 3.23人
- 民國89年時, 每一戶的平均人數是 3.66人

好像看不出來很多人換大屋, 把子孫都找來一起住耶.... 你周圍真的有很多這樣的人嗎? XD

你認識的進入了空巢期的父母, 還是繼續的把房子越換越大??

面對現實一點吧~~ Orz


swdawebber wrote:
等年紀大了,有存一點錢,想退休了,再換大一點的。
也希望兒子可以有能力負擔一個房子。
也能存足夠的退休金,輕鬆的過下輩子。(恕刪)



還是想請教你, 考慮人一生的家庭型態組成, 為什麼一路房子都是要越換越大啊?

老人一個人住兩百坪, 感覺很淒涼耶, 這個必要性到底是甚麼? ^^"

我前面舉的例子, 進入空巢期後換比較小的房子, 利用房價的差額來安享天年的論點, 也請你指導一下 ^_^

舉個實例, 我注意到大安國宅住了相當比例的老年人; 這些居民如果賣掉大安國宅的房子 (~ 2000萬吧), 可以在一個月五萬的高級安養中心裏面, 住大約 30年; 大致上餘生不成問題.

照你的願望房價跌了五成你好爽啊, 然後這些老人住15年安養中心後錢用光了, 能不能去府上借住一陣子呀XD

沒有人喜歡房價被炒作, 但是這板到處看到一些立論, 說的長篇大論, 中心思想就是"自私"二字.

老人不上網, 所以他們的居住正義就不存在囉?

投機客, 壞房仲, 不過是"自私鬼"這個族群裏面的不同物種罷了~




樓上有位仁兄回文令我搖頭,why?當你用絕大部分的金錢去付那高額房貸,多年過去了,想換房時發現房價膝蓋斬,請問那來多餘錢升級新大房??不要單純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口袋深不見底!年輕一代冒然揹上高額房貸,很可能就如同之前日本般失落二十年賣了房還欠銀行錢!!量力而為!
樓主搬去高雄就解決了,買一間房子放20年後,價錢保證腰斬,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
樓上是小學生嗎?
Case3 跌到剩100 跟200元 這樣換屋只需100元
這就是你要表達的嗎?
------------------------------------------------------------------------------------------------------------
1000萬買的房子你願意500萬出售?
哈哈哈 x 100

房價高是問題沒錯,甚至可以說是投資客或投機客抄出來的,
但是,你願意先打五折促銷?!並且創造"區域低價"的"行情"!
對,為了你的子孫著想。好偉大的使命,我要給你一個讚。
---------------------------------------------------------------------------------------------------------

每次發表文章,都會有一些我看不懂邏輯的文章出現............-_-

我現在的房子只有一間自住。
二十年後。我想換大一點同區域的房子。
如果整體房價腰斬。我的房子價錢也剩一半。
我想換的大房子價錢也剩一半。
這樣我不是省更多錢,過得更爽嗎?
這邏輯有這麼難理解嗎?

當然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
房價是市場機制,你想賣得比市場行情貴,不是100年賣不出去,就是要等不知道行情的盤子。
你賣得比市場行情便宜,一瞬間就有人搶走了。

所以不要再回文房價剩100了..

我只是簡單說出有一間房子自住的人的心聲和"希望"。
有房子只想有個家不想用來炒作的小老百姓也不"希望"房價漲呀。
房價漲對那80-90%自住的人,又有什麼好處,賣了就沒地方住了呀!
回文竟然說房價炒作是那些80-90%只有一間房子的人害的。
會不會太離譜呀?

只是市場當然不會跟"小老百姓的希望"走,
市場看的是真的供需和"短期的炒作"。
既然房價下跌有這麼多好處,版大要不要以身作則,現在就把所謂新台幣(下同)一千萬的房子用5百萬賣給別人帶動這個循環?

我猜你價回答現階段還要住,不願意賣。那如果現在有人加價到2千萬,你賣不賣?3千萬呢,4 千萬呢?總有一個價格,會讓你覺得可以為了那個價格,放棄現在的居住環境與住宅空間,不是嗎?

為什麼房價會上漲,不就是如此嗎?持有房子的人,只願意在特定的價格放棄他現在享有的環境與房屋住宅空間,就這麼簡單。如果環境、空間好,自然不願意低價出售,而要買該環境跟住宅空間的人就要付出更高的代價,房價就上漲了,不是嗎?這不就是經濟學的基本常識嗎?

為什麼台北市大安區跟高雄市左營區的價格在該都會區是相對高價的,不也是如此?至於以子女做為房價下跌的理由,就更可笑了,你的子女只想出5百萬買現在你花1千萬得到的環境與居住空間,如果你的環境跟居住空間是優良的,那可能別人的子女,甚至別人自己都願意提供3千萬換取這個環境跟居住空間,你的子女還會堅持你以五百萬賣掉嗎?

所以要房價下跌,或所謂讓大家住得起,根本是個假議題。畢竟大安區的電梯大樓,面積在30坪上下,附停車位的物件出來時,願意買的人,相信不會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議價決定,價高者得,不是嗎?不然,三芝、石門多得是30坪,3-4百萬的房子,怎麼不會有人幫住那裡的居民喊房價太委屈了?因為是市場決定價格,不是嗎?而且相信版大,即使知道三芝、石門很便宜,也不會真的就因此把現在的房子賣了,以相同的價格在那裡買更大、有天有地的房子,為什麼?因為環境決定房子的價值,不就是這樣一回事?

所以,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時,不就發現其實版大是自私的,自私到希望推翻市場機制,因為自私地想自己的小孩可以用比別人的小孩少的錢買到跟別人想要的東西條件一樣的物件,可是對自己及小孩的能力是否能在市場機制上與別人競爭沒有信心,只好以違反市場機制的方法在鼓吹,希望有人追隨。這種心態不就是希望能踩著別人的頭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跟投資客又有什麼差別。

swdawebber wrote:
我現在的房子只有一間自住。
二十年後。我想換大一點同區域的房子。
如果整體房價腰斬。我的房子價錢也剩一半。
我想換的大房子價錢也剩一半。
這樣我不是省更多錢,過得更爽嗎?
這邏輯有這麼難理解嗎?.(恕刪)



這個邏輯很好懂, 你希望相對要換小房子的空巢期老年人, 晚年生活的比較辛苦一點; 而你可以爽一點.

自私的邏輯就是了.
我只是簡單說出有一間房子自住的人的心聲和"希望"。
有房子只想有個家不想用來炒作的小老百姓也不"希望"房價漲呀。
房價漲對那80-90%自住的人,又有什麼好處,賣了就沒地方住了呀!
回文竟然說房價炒作是那些80-90%只有一間房子的人害的。
會不會太離譜呀?
-------------------------------------------------------------------------

是很離譜,你把你1000萬的房子拿出來賣500萬。
這樣就不離譜,你會很快知道你一個人能改變這個市場。

就像投資客和投機客"炒高"房價一樣,
你也可以"炒低"房價來造福你自己(買更大的房子),
還有你所謂 -- 造福後代的"邏輯"。

我邏輯都告訴你了,快去做吧。

就像那些投資客和投機客炒高自己房屋一樣勇敢,
你開第一槍來"炒低"房價。

不要只敢在喊,打打嘴砲有甚麼用?
就從你自己開始為"居住正義"盡一份心力!

你做了就不離譜了,快!

無產階級群眾們感激你為炒低房價所作的貢獻!
每個國家都希望維持稍微的通膨以刺激經濟朝正向發展,而不願同日本步入通貨緊縮才QE1,QE2.....

如果你認為20年房價打5折是對的,建議你就別買房了,

20年1000w變500w,

1年25w,1個月2萬那可以租1000w的房子而且每隔幾年還可以換新屋,

那就沒人想買房子了,大家就都租房子就好了,

這和某些看空的人提的日本一樣,進入通貨緊縮.

但這對沒買房子的年輕人好嗎,恐怕不好,為什麼呢,

屋主看到房價每年跌5%,那至少房租要是房價的10%屋主才願意出租,

這樣你租得起嗎.你可以說找便宜一點的房子租就好,但是每個人都不買,都要租,10%房租恐怕免不了,

所以看電視報導到日本買屋出租投報率有7-10%,就覺得那麼便宜的事日本人怎麼那麼笨都不去檢,還輪得到台灣人去檢






在此我先說聲sorry.我不應該在這裡說我希望房價下跌。
省的被一大堆有好幾間房子的人罵。
一瞬間會扯到房子變100塊。
一下又扯到我的房子得半價出售。
一下又扯年紀很老了。想賣房子賣不到好價錢怎麼辦?
你不會覺得這是胡扯嗎?你有看過身邊長輩賣房子住安養院的嗎?
有很多原本住城市的長輩把都市的房子賣掉去住鄉下嗎?
大家都習慣了自己原來的區域,親戚朋友都在附近。
"大多"都在自己的房子安養一輩子好嗎!?
要嘛,就有錢到很多房子;如果只有一棟房子,就一直住在那。
要嘛,就一直都沒錢,一直租房子。

我在這裡道歉。請把主題又回到"房價漲對只有一間自住的人跟本沒有好處"

以一個出社會幾年存了一點錢買了小三房的房子的夫婦。
過了十年後孩子有點大了,父母年紀大了,要一起同住。
他們發現房子不夠大了。想換大一點的房子。
他們換屋時是房價上漲比較好,還是房價"持平"比較好呢?
他們不是一直都持有房子嗎?
他們沒換房子時,房價高漲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存了一點錢想換到好一點的房子,房價高漲不是會造成他們的痛苦嗎?
這樣的夫婦不是現在越來越貧窮的大部份的中產階級寫照嗎?

當然房價還是看市場機制。
我只是說一般小小上班族的"希望"而已。
swdawebber wrote:
以一個出社會幾年存了一點錢買了小三房的房子的夫婦。
過了十年後孩子有點大了,父母年紀大了,要一起同住。
他們發現房子不夠大了。想換大一點的房子。
他們換屋時是房價上漲比較好,還是房價"持平"比較好呢?(恕刪)



那又過了十幾年, 進入空巢期了, 房子不必那麼大了, 換小一點的房子就夠住了. 這你也覺得很胡扯是嗎?

或者是您跟上面另外一位網友題到的一樣, 會三四五代一直同堂下去, 所以房子一定要越換越大呢?

我不知道你住哪邊, 而實際上台北市現在平均一戶就只有3.22 人, 這個數字十年來一值下降. 所以你舉的是特例還是我舉的是特例呢?

如果你認識的長輩都可以一邊留著原來的房子收租, 一邊又有足夠的錢住安養院, 那是您好福氣呀.

我也有朋友的父母, 賣掉台北市區的房子, 搬到桃園去養老.

最好是想換大房子的時候,房價下跌; 等到要換小房子的時候, 房價又上漲~ 這樣就更爽了~~~ XD

我還是覺得, 你是在替"今天"的你著想而已.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