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自住沒差 這觀念怎來的?

因為沒差是指你會居住很久 些微的差距 就可以比較不用這麼在意
即使貴了一點 50or100萬 你可以用之後的漲幅去補上
但是換來是一份家人跟小孩安定感 所以碰到好的地區物件 就可出手
不過你買了爛地方 或是買貴2~3倍 那當然有差

樓主的意思,
是現值2千萬,未來可能只值1千萬...
這種買貴的可能性...有多高??
民國79年左右,我同事買林口1坪20萬,
猜看看....最低只剩多少價值??
88年我同事買汐止1坪22萬...猜猜看最低只剩多少??

買哪裡的房子?何時買??都是大學問...當然錢多是無差
如果看到 一間自己喜歡的房子
貴一點真的沒差~~

但是樓主 提的問題
不能說笨 只能說 時空不同了

以前也許是1千萬的價值
但是經過了這幾波的漲幅
變成2千萬
目前 房價而言 可能性很高

雖然目前房價有跌的趨勢
但你還真的期待他會跌回1千萬嗎????
當然不可能

所以如果真的很喜歡
稍微貴一點買進
長期而言 是沒差的~~~


有時候是一種安慰卻也是一種口號

當您猶豫不決的時候就要用[自住沒差]說服自己

當年也是這樣對自己說 所以我買貴了

也感謝這樣說服自己的我 房價升天了


HeyiLMARE wrote:
不少人似乎有一種觀念...(恕刪)
我對自住沒差的定義是
這地段就主流觀感看起來並不優
將來不好脫手、升值空間也不大

但是我可以接受這地區的機能
10年內也沒有脫手的打算
重點是不會花太多錢
所以"自住沒差"

HeyiLMARE wrote:
不少人似乎有一種觀念...(恕刪)


對口袋深的人
真的沒差
怎麼會沒差
錢就是比別人貴
多出來的錢可以做很多事
不是嗎??
不知那一位發明的

買車子 自己騎得買比別人貴沒差??
買吃的 自己吃的東西買比別人貴沒差??
租房子 自己住的租得比別人貴沒差??
買用的 自己要用得買貴一點沒差??

這不知什麼邏輯??

HeyiLMARE wrote:
不少人似乎有一種觀念...(恕刪)


自住沒差這句話要看時間點來判斷
買房子的當下你買貴了那叫"盤仔"
不叫自住沒差
住了一段時間房價升升降降
那就真叫自住沒差
計較反而是自尋煩惱
學區的話是沒差,真的要學區去弄間300萬的小套房就好
以北市1500萬公寓/30年/(30坪)=月租2萬
大約可以租750個月/12=62年
存銀行1500萬*2%利=每年30萬利息
拿1500萬買中華電信,每年約5%股利=75萬

怎麼算都是現金在手,比買一間30年老公寓或40年大樓好
當然有差呀,怎麼會沒差?
去大賣場買東西,很多人不就是為了省那幾塊錢?不然隔壁就是便利商店,為何沒差?
全X社不就標榜價格比別人便宜,引起大迴響,怎麼個買貴沒差?
買貴沒差本來就是自我安慰的話,不然進銷售中心跟sales殺來殺去的是殺好玩的嗎?
不是自住沒差? 那殺價做什麼? 有誰跳出來說他買房不殺價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