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enly wrote:財政部計劃把自用住宅...(恕刪) 這是指土地持分大小不是建坪......原本上限是都市土地300平方公尺,非都市土地700平方公尺,此次放出來的消息是都市土地將限縮為200平方公尺,非都市土地則沒指明。以早期開放空間住三用地大樓,基本容積率225%,加上開放空間獎勵、公設等,大約可以蓋到400%,也就是40坪建坪大約會有10坪土地。目前新建大樓灌水比較多,容積獎勵、轉移也很常見,但總體容積也很少超過1000%的(商業區例外),所以再怎麼灌水,40坪住宅至少也有4坪以上的土地持分。
lienly wrote:財政部計劃把自用住宅...(恕刪) 不太清楚這麼修改的目的在哪? 如果台北市的那些豪宅還是一樣收不到稅,有什麼意義? 如果修法都避開有錢人, 甚至有利於有錢人,那貧富差異只會更明顯, 連張忠謀都說台灣對有錢人太好,政府不要每次被罵就開始玩文字遊戲, 愚民政策早點停止好嗎?遺產稅 -> 已經調降, 有錢人省最多,大部份的人幾乎沒有影響.房地產交易市價課稅 -> 為什麼不做, 因為會影響到有錢人和炒房的人, 一般人一輩子會買賣幾間房子?資本利得課稅 -> 為什麼不做, 因為會影響到有錢人和炒作的人.無關藍綠, 不管誰當家, 都是為了選票, 為了未來的選舉經費來源.該做的不做, 不是因為沒法做, 是因為不敢做.對不起, 說得有點激動, 只是覺得政府都說是為大家好, 但是為什麼都感覺不出來?房價上漲, 物價上漲, 就只有薪水不漲. 如果政策是對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要再等下一個四年嗎? 還是黃金十年?
就算限縮為65坪,大部分的自用住宅還是不會受到影響,但不要忽略了,所謂自用住宅用地「不限一處」,從這觀點來看可能有些人就會超過門檻了。所謂「不限一處」是指自己名下房屋供直系血親、岳父母、公婆等設籍,也可以申請成自用住宅,以自用住宅用地稅率來課徵地價稅,都市地帶一般住家大小,約3~4戶就會達到這門檻。
amosyou wrote:我確定我家是有14坪...(恕刪) 找了 幾個 同區域大約坪數的 住 X 不動產資料心裡總算平衡一些也許你的建商有著佛心 55pin 地坪 達 14不過好像大部分 屋主沒這麼幸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