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貸餘額創新高,如何解讀?

achitsai wrote:
改天蘋果再有找我時........我會交待出處


嗯, 你將那幾個假設講一講, 看他們覺得符不符合現實面好了

那些可都不是甚可忽略不計的因素

你的推論不像是如此無知, 那麼這意味著甚麼呢?

道理非常簡單, 無非是畫靶射箭, 這早就是心態偏向, 那麼又有甚不能夠假設呢?

因為只要假設幾個絕對值, 模型就能滿足自己心中的那個結論, 不過現實面上, 是相對而論, 人不是神, 絕對值無法定義在現實生活過程中, 這是你我最大的差別

我講甚, 我相信你是懂的, 看不懂的其他人就不用斷章取義了, 我也已懶得回那群人了

給你個建議, 觀事之時, 心裡要先放空, 不是急忙的進行一連串假設, 先讓事實自然流入內心之中, 知識能教導許多方法, 但方法可不是甚結果, 指鹿為馬豈不愚昧?
這很缺錢的還借人錢想取利息...就是以債養債的最經典作法。
我也小有貢獻..

把台灣的房子拿去增貸借更多錢..
還清大陸房子的貸款
唉.窮人家啊..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jjhuang.tw wrote:
把台灣的房子拿去增貸借更多錢..


債留台灣前進大陸...

道格吐司 wrote:
債留台灣前進大陸.....(恕刪)

會繼續為台灣打工把錢還清的..
是利率有差啊..
好像可以一個月省5千左右吧..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吼哩幾霸昏 wrote:
中央銀行昨(26)日...(恕刪)


房貸餘額創新高 , 會是好事嗎? 又不是中秋獎金全民創新高!

看到這種新聞的人, 手腳快的人早抹油了, 後知的人也開始擔心

一但等事情出現惡化, 才擔心怎麼辦, 就太慢! 奪門效應出現...

大咖能撐 ,並不代表小咖的我們可以撐!

冰島都可以破產,切記切記~ 台灣呢?

吼哩幾霸昏 wrote:
中央銀行昨(26)日...(恕刪)

狀況百百種,條件變化百百種,但一切可由最基本出發,無關多空看法

剛剛已經有網友說套錢出來作跨國利息差,前幾年金融風暴前很多人這麼作

至於我也為了房貸總餘額供獻一份心力

理由為何?就是空頭言論太多了.........我會怕........哈哈哈!

為了避免房地產忽然崩跌,所以把沒貸款的全拿去貸款

然後全部買入黃金與績優礦產股,算是將資產活水化

如此一來又達到了風險分散與互掛保險

口水對於地產是八風吹不動

看空有人說現金為王???我贊成........我有

看空有人說交易量縮會跌???我贊成........根本不會賣沒差

看空有人說買房不如買股???我贊成........一直持有分股息不變賣

看空有人說買不如租???我贊成.......不然我那來租金收益

看空有人說賒侈稅能打壓房市???我贊成.......打不到我還可以看別人笑話

看空有人說跌下來可以便宜買???我贊成........隨時準備好好

看空有人說買房不如買黃金???我贊成........20年來如一日,一年數的出的節日就買,一錢9xx買到現在6xxx,前幾個月無聊還買幾顆金元寶放身上把玩........貼圖上來還有人說看的出那是假的.......哈哈哈!


去年我曾請教一位股市大師期貨操作,被他笑到不行,說我觀念錯誤具備一切輸家特質
我心想憑我社會成就與身家怎麼可能是個觀念偏差之人???可是我願意當場放下自尊
因為我至少還清楚隔行如隔山,某一行的天才在另一行根本是白癡......努力都不一定能達到平凡境界.....當輸家是剛剛好而已
接下來整整半年時間都在被齒笑,一直到觀念導正才被認可,擺脫輸家行列

畫一條地平線,整體地產平均漲跌幅的成本線,你的成本在那個位置???還是根本沒有你的位置???


achitsai wrote:
狀況百百種,條件變化...(恕刪)


真難得看你寫到這樣多!

achitsai wrote:
理由為何?就是空頭言論太多了.........我會怕........哈哈哈!

為了避免房地產忽然崩跌,所以把沒貸款的全拿去貸款

然後全部買入黃金與績優礦產股,算是將資產活水化

如此一來又達到了風險分散與互掛保險


沒融資才能當在股市期間下跌當股東,

之前看到的例子是,
把房地產拿去貸款換現金,然後前進股市融資炒股,
股市下跌,一開始是先賣房補融資追繳,死不停損,
有地下融資就更慘,
因為急著賣房,房子賣的價錢就很差,
才會有提現金就可以便宜買房的情況發生,
股市若一段時間仍沒起色,就倒了.

這次股市融資的量和房地產的資金關聯不知道有多深?

也因此股市沒融資,房子沒貸款的人根本就不怕這些.
放空真難,GG老愛攪局.
achitsai wrote:
為了避免房地產忽然崩跌,所以把沒貸款的全拿去貸款



感覺achitsai有不少房產在手,小弟深感佩服。


按內政統計7月報:
30~39歲人口是目前台灣比例最高的族群,也就是成家的時候到了。


同時間看到房貸餘額不斷的創新高,
可惜了多數人因為成家的需求,而將未來的財富轉移到了現在富人的手上。



題外話, 順便附帶人口統計7月報:
0~9歲..........................2083774
10~19歲......................3082251
20~29歲......................3423877
30~39歲......................3845228
40~49歲......................3755427
50~59歲......................3383638
60~69歲......................1838689


看到上述的資料,
我不認為現在買的房子未來可以重演民國70年到100年的翻倍行情。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