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奢侈稅收 遠不如預期


房市先知 wrote:
誰在詐騙呢???全國...(恕刪)


小弟做過淡水區信義房屋、東森房屋、太平洋房屋、21世紀不動產、中信房屋等多家,以小弟實際的經驗來吐嘈您.

1.買賣雙方是否有可能在交易不動產中做過偽法來完成交易?比率高嗎?

答:有可能、非常高!!!
試問一下,何謂高貸,依規定房貸成數不得超過鑑價7成,試問這四年鑑價速度都慢於漲幅,
而且你問一下週圍的人超過7成的人不在少數,光我自己接手的案子除了信義房屋外,有1/3
的機率都要打"雙契約".雙契約是啥?就是一份是依實際交易的價錢所簽立的契約,一份是依
買方所需要貸款的"金額"去調整的"假"成交金額.
例如某社區30坪銀行鑑價上個月是1千萬,此月因附近題材發"哮",某天才買方打算以1200萬
購入,但買方自備款只有300萬,只25%的自備款,不足的5%需要用信貸的方式,但買方不願意用信
貸方式,於是代書請買賣雙方簽雙契約.

所謂事實勝於狗辯,為什麼我們偉大的國稅局局針對半年內的房地產交易金額達5千萬元以上,以及預售屋短期買賣的逃漏稅案件,已查獲30件,補稅金額1億多.鄉親啊!才30件就1億多,呵呵,其實要補多少稅不就代表要賺多少?

賣毒品是不是高利潤?走私軍火是不是高利潤?買賣房屋是不是高利潤?
前兩項還附有刑摃,最後一項没有喔!抓到了不起補稅啊!
如果我錢"合法"的增與或拿去賭場花掉,了不起就欠稅啊!怕你喔!除非你國稅局日日夜夜地1對1叮著我,
不然錢早就移轉到不見喔!

那像似處子盤溫柔的奓侈稅,只是激起充滿性慾的投資客不停地抽動.
兩年內15%...試問一聲台北市這兩年那一區没有漲15%?
股市為房市的先行指標,沒有股市支撐房市泡沫終將破滅.
土地雖不能再生但透過都更以及交通建設的延伸供給不至於匱乏,
最可怕的是隨著台灣出生率愈來愈低未來恐怕養鬼空屋會愈來愈多

柯拿米 wrote:
小弟做過淡水區信義房屋、東森房屋、太平洋房屋、21世紀不動產、中信房屋等多家,以小弟實際的經驗來吐嘈您.

1.買賣雙方是否有可能在交易不動產中做過偽法來完成交易?比率高嗎?

答:有可能、非常高!!!
試問一下,何謂高貸,依規定房貸成數不得超過鑑價7成,試問這四年鑑價速度都慢於漲幅,
而且你問一下週圍的人超過7成的人不在少數,光我自己接手的案子除了信義房屋外,有1/3
的機率都要打"雙契約".雙契約是啥?就是一份是依實際交易的價錢所簽立的契約,一份是依
買方所需要貸款的"金額"去調整的"假"成交金額.
例如某社區30坪銀行鑑價上個月是1千萬,此月因附近題材發"哮",某天才買方打算以1200萬
購入,但買方自備款只有300萬,只25%的自備款,不足的5%需要用信貸的方式,但買方不願意用信
貸方式,於是代書請買賣雙方簽雙契約.

...(恕刪)


這篇非常的好

剛好適合來發揮一些作用
既然無效~何需廢除
嘿嘿嘿
124wei wrote:
奢侈稅收 遠不如預期...(恕刪)
柯拿米 wrote:
小弟做過淡水區信義房...(恕刪)



嘿嘿嘿

這兒正好說明

所謂的"房價成交價"有多少灌水的成分



殺頭的生意有人作,沒錯,

那麼為何銀行沒有天天一堆人上門打劫呢???

很簡單,勝率太低,風險太高.

除非走投無路或少根筋

否則一班人不會蠢的去搶銀行.



所謂兩份契約.一份高報去貸高額房貸

誰人不知???

那違法嗎???嚴格說,是的,恐怕涉及為造文書

問題是,買方賣方沒什麼"財務風險"

也沒有風險,除非雙方發神經病

互相檢舉

銀行呢???會自行打折躲避風險

當然,也有睜隻眼避隻眼的.



奢侈稅呢???

除了要面對高額罰款,請問本來是"賣方"為義務人

買方有什麼必要冒此風險呢???

就算"買賣價賣方折讓一些"

一個房子一年價格波動可能好幾成

付定簽約後毀約反悔的

比比皆是

誰能互相信任,一年後彼此還能

按約定行事呢???

不必騙人了,

如果買賣雙方能"互相信任"

打個手勾勾即可

何必簽約?何必公證?何必仲介?何必履約保證呢?

可以省多少呢???



不必再詐騙了

房屋買賣多的是糾紛

蓋金額"極其龐大"

想要

互相信任,約定,而不擔心毀約與節外生枝

天方夜譚呢





124wei wrote:
奢侈稅收 遠不如預期...
所以說...可以廢除囉?!...
...(恕刪)



實際存在的效用

跟廢除也差不了多少


拿來嚇嚇人而已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就算無效...
也別喊得太大聲...
小心年底前....
為了選舉...
連煞車都踩不住
硬上實價登記和公開價格資訊...

就真的是樂子大了......
.....只想自由的獨行 ...小許和雯雯的窩...http://tw.myblog.yahoo.com/jack-barbie

房市先知 wrote:
嘿嘿嘿這兒正好說明所...(恕刪)


所謂兩份契約.一份高報去貸高額房貸

誰人不知???
**個人認為你就不知,不然你就不會在前篇說出全國不會有人為了買賣房屋做出違法的事.
**我提出證明只為了你這句話是錯的!所以你不神準,因為你其它的都對但這一句是錯的.

那違法嗎???嚴格說,是的,恐怕涉及為造文書
**這句話證明你前面全國不會有人為了買賣房屋做出違法的事是錯的,自打嘴巴
問題是,買方賣方沒什麼"財務風險"

也沒有風險,除非雙方發神經病

互相檢舉

銀行呢???會自行打折躲避風險

當然,也有睜隻眼避隻眼的.



奢侈稅呢???

除了要面對高額罰款,請問本來是"賣方"為義務人

買方有什麼必要冒此風險呢???
**為了成交!!!如果你為了很想買到一間房子,你出1000萬屋主底價1150萬不肯降,
**但如果你肯多簽一份契約就1000萬賣給你要不要?,說真的我願意.

就算"買賣價賣方折讓一些"

一個房子一年價格波動可能好幾成

付定簽約後毀約反悔的

比比皆是

誰能互相信任,一年後彼此還能

按約定行事呢???
**果然是大外行啊!!!你知道全國有多少預售屋的買家在向建售訂屋後就拿出來跟其它人
**轉賣預售屋?至少都半年~一年交屋,照你的說法,應該是没有這種事,
**但你講的跟事實真的不一樣啊!!!

坦白說我也算部份支持你的結論,就是奢侈稅對房價或有小幅的打壓,長期或許會讓它跌更兇,
我支持你的結論,但討厭你用許多非事實的佐證來加強你的結論,
麻煩你不要那麼狂,因為我也是個想買房子的人,我支持也喜歡你的結論,
但你狂口氣和不實的佐證會讓更多人不相信你的結論,懂嗎?
你在製造反效果!就好像當王清峰說出:我不執行死刑!<==也就是執行死刑的開始
我想你也不喜歡房價狂炒狂漲,但你錯誤的論述方法,只是讓別人反對你
還是一群人誤解奢侈稅

奢侈稅不是要課稅為主要.是要抑制不正常的房市短期內(2年)轉手交易次數.以防投機者短期內買賣交易炒作價格.穫取暴利而不用繳稅.進而快速使房價不正常高漲.

明明懂.又硬要說它無效.

沒收到稅更好.表示買賣的都是付的起又真正自用自住的.而不是當初的炒作投資客跟仲介去操弄房屋價格.
確實這辦法是讓投資客退出了.也讓仲介少了炒作舞台了.

只能說它跟本不是要課稅為主.偏偏有人要誤導成沒課到稅就是失敗的.其心可議
沒奢侈稅之前房價都是2成3成在漲,奢侈稅之後剩下3%5%在漲。而且成交量還變少。那你說奢侈稅有沒有效?

只是版上的空方不願接受現實,誤以為奢侈稅之後就會暴跌,結果現在沒有暴跌。然後多方就跳出來說
「奢侈稅根本無效,你這笨蛋,哈哈」

雙方都沒說謊,只是雙方都挑對自己有利的來講。

還是那句老話,所有屋主都選擇撐兩年在賣,不願降價。你現在去殺價也根本殺不動。不要浪費時間,待在家裡睡覺比較好。現在就是比誰有耐心,屋主撐不住沒錢先降價,或是買方忍不住加價。

不要幻想兩年後就可以撿便宜,現在利率超低,屋主可以撐好幾年。但是台北租金比房價低很多。租房子壓力是很小的。租屋族一定可以撐更久。(事實上我現在就是這樣做)

多方最喜歡講兩年後房價會再漲,但問題是
1.短線投資客已經全面退場,縮手不買。
2.銀行貸款比以前難貸。

你確定真的會漲?如果會漲,那你也不用上來跟大家吵,你就全部身家壓下去狂買,把房屋權狀貼上來,發個開箱文給大家羨慕一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