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的精英份子 都是地主 財團怎麼可能會出一條法律限制自己 縮減自己的財產一開始的打房 本來就是表面的樣子~~頂多只是不讓 小老白姓炒作 大尾的影響太小了房價這種東西 是只要一漲 就不太可能跌回去前一波 造成北部房價大漲北市及北縣 洗出一堆人空屋雖多,但想要入城的也不少~當作是換血吧。
bluenine wrote:當國家的精英份子 都是地主 財團怎麼可能會出一條法律限制自己 縮減自己的財產...(恕刪) 越是可賺大錢得越是吸引精英份子和資金當精英份子和資金很多都投入房地產.是否反而會排斥其他的產業而沒錢沒人才?使的台灣失去國際競爭力?
但是當這盤牛肉推出時,版上還很多人認為這招一定可以打死房價飆漲當時小弟只覺得沒配套,條文又只專打小喀投機客應該成效不大加上它其實應該是叫做「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根本是利用反高房價民氣來實施增加貨物及勞務稅的一條法案啊......有用也很有限最有效還是謄本登記實際交易金額,不過反對力量最後應該會來自於全體已持有房屋的民眾房屋稅要是照實計市價下去課徵會死一票人,小弟自己也是啊......雖然有這樣的法案,但市場應該會出現高價低報的狀況吧?......為了避稅所以結論是稅務、立法機關要一起改革?全面性配套?應該不可能......
polu wrote:張教授敢跟政府.建商...(恕刪) 他以前也是像他批評別人一樣的,操作預售屋短期買賣賺價差...賣掉了,經過唱衰那麼多年買不回來,當然會失望,,,相信自己比較實際,學者的話聽聽就好?
現在的房地產越來越多人把他當投資在玩.當然不能用所得比去衡量, 當我覺得我投入的錢可以回收更多時.就算過度消費我也會投入, 所以政府的無能在這.沒辦法阻止房地產變成一個投資市場, 導致覺得房地產很好賺錢的越來越多.除非有方法能阻擋這股炒作風, 不然所得比這套理論永遠沒有用.因為現在不是收入多少買不買的起的問題. 而且大多數人覺得這地方可以賺錢.反正本來就沒打算長期擁有, 那會想到要把房子付完. 所以1000萬的房子對他來說.只要能花最小代價買下來就可以了, 並不會想要付到1000萬.所以什麼幾年不吃不吃...那是自住客的問題. 投資客沒這問題.市場投資客多問題就越大, 只能靠大有為的政府有沒有辦法阻止這個風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