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很多歐洲一般房屋數百年了還可以正常住人?

有時候住古蹟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候會遇到古人,英國的房子有一部份是木造的,當晚上一個人的時候,聽到走廊上地板的走路聲,真的會嚇到勞賽!當時就嚇到肚子痛,結果廁所在走廊外面,這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房子是1898蓋的!
讀中學的學校更猛,教堂1211年蓋的,老到當哈利波特的場景,天天唱聖歌,地板下全是骨頭,草地上全是墓碑,美麗的石雕原來是墳墓,美術課時還要仔細欣賞墳墓做素描!
james-bc wrote:
你知不知道亞熱帶區氣...(恕刪)


沒有所謂比較優或劣的氣候,只有適地適物的議題,台灣的濕度高、有颱風及地震,所以建築物比較容易漏水壁癌,建築物要考量的角度本來就跟歐美不同啊,溫帶國家濕度低,冬天溫度冷,要想辦法留住太陽能,每個地方的居民都有自己適應環境的智慧。

永遠的旁觀者 wrote:
百年有什麼了不起,大...(恕刪)


大大有點離題了,不過話說埃及金字塔、馬丘比丘跟羅馬競技場也是一堆觀光客天天在壓就是了...
台灣只要超過20年就可以是古績。
最有名的例子,民國69年3月31日完工、96年3月列古績,共27年。

dougles1974 wrote:
台灣只要超過20年就...(恕刪)

真的假的,鄉下一段三合院
應該隨便都40~50年吧

Chris0701 wrote:

1、台灣位於地震頻繁的區域

2、亞熱帶的氣侯,房屋基礎老化較快(多雨、濕熱) ...(恕刪)


這兩點都不是關鍵
這兩點比台灣糟的地方比比皆是,人家還是百年老房一堆
況且木造還比較防震

關鍵在"人"
北京紫禁城的木造太和殿不也有700年了!
維護及文化素養才是關鍵
台灣人的習慣時間一到就全部拆掉重建了
台灣人就喜歡高樓大廈,認為這樣才先進~
不像歐美喜歡外觀保留原狀,僅在內部裝修
台灣人喜歡每30年就砍掉重練一次,
當然就沒有營造出像巴黎倫敦的那種很有味道的市容

落後的人喜歡先進,先進的反而喜歡復古
人都是這樣..

dougles1974 wrote:

台灣只要超過20年就可以是古績。
最有名的例子,民國69年3月31日完工、96年3月列古績,共27年。


我來猜

三個字 對嗎?

中正廟。
james-bc wrote:
關鍵在"人"
對,關鍵在人的價值觀。

james-bc wrote:
台灣人的習慣時間一到就全部拆掉重建了
喜新厭舊

james-bc wrote:
不像歐美喜歡外觀保留原狀,僅在內部裝修
台灣人喜歡每30年就砍掉重練一次,
偷工減料,馬馬虎虎,死性不改,心知肚明,三十年到了,就脫手。鋼筋混凝土建築可以使用百年的,台灣大概一年漏水,10年舊了,20年古蹟了,30年就玩完了。

james-bc wrote:
不像歐美喜歡外觀保留原狀,僅在內部裝修
台灣人喜歡每30年就砍掉重練一次,
就算是內部裝修,台灣人也喜歡新的味道,喜歡甲醛散發出來的感覺。百貨公司三天兩頭換新裝新開幕,甲醛味道濃的嗆鼻時,許多人搶著去當人體空氣清靜機。台灣人也喜歡味道的。

ilikegoodgod wrote:
為什麼很多歐洲一般房屋數百年了還可以正常住人?
因為有照起工在做。

ilikegoodgod wrote: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國情不同?
整叢好好,沒錯,民情不同。

義大利也有地震 但也沒能把羅馬競技場 水道橋 比薩斜塔震倒
這些建物雖然在幾次地震中都有損壞 但是修繕得宜
仍然可以屹立不搖

樓上有人說萬里長城
其實萬里長城也是歷朝歷代都有不斷的修繕 一直到清朝才停止

還有台灣歷史短暫
又是島嶼
自然而然
文化素養比較缺乏
因為歐洲人真的會關心居住環境,所以願意「自己花錢」把房子整修一翻

而在天龍國,人們只打著「市容」的旗號,自己卻一毛不拔,只想等著新房子從天而降、大撈一翻

所以「都更條例」是對「真正關心市容,願意自己花錢修繕」的人有利?

還是對「我一毛錢也不想花,市容不市容關我屁事,我只想要新房子從天而降、大撈一翻」的人有利?

答案很明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