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shon wrote:可告訴讀大學,讀蝦咪科系出來行業更好找工作呢? XD...(恕刪) 現在不是正在鬧護士人力荒?不過工作太辛苦,沒人肯幹。要有工作糊口應該不難,不過要賺大錢就要成為頂尖的,通常很拼。有保障、薪水又好的則要靠機運.
amethyst_love wrote:百分之一百同意樓主對於自身努力累積財富的觀點,但是當你每天努力工作10幾個小時,可能還要兼差多賺點外快,因為要開源,累積出來的錢卻讓投機客花10萬弄個爛裝潢就可以換取你5-6年的努力~~~(恕刪) 打不過他們不如就加入他們吧......easy money, 又不偷不搶.不會有人問你口袋裡的錢怎麼來的, 只會注意你是從Benz走下來的.
投資理財雖然重要,但也不可無限上綱...尤其"投資"跟"理財"要分開來看,切不可混為一談。"理財"是must have,因為"理財"是硬道理,只要遵照SOP、持之以恆,財就可以理得好(理專為何叫"理"專?他可是"理財"專員吶!是幫你理財的,不是幫你投資的,搞錯了難怪會了錢)但是"投資"沒有非要不可,因為"投資"可是門藝術啊,觀念正確第一,修行第二,問題是沒有經過幾番風雨,你永遠不曉得你的做法到底對不對,最糟的是,當你最後終於知道做法錯誤時,可能已經打回原形了(08年的金融風暴,我的一個同學,金融本科、投資經歷逾20年,一次就畢業,財產歸零)。所以版大的論點我都認同,除了"投資"之外。年輕人首重專業能力的累積,老實說光35歲之前在職場的衝刺就要花掉你大部分的時間了,哪還有時間去搞"投資"?假如你還有時間去搞投資的話,那表示你衝刺的還不夠,你該最擔心的是你35歲之後在職場的競爭力,而不是投資賺了多少錢!也許有人會說,"啊!我的工作時間就不長啊!",這就表示你該換工作了,待在安逸的環境久了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35歲以後想衝也難了,也只能上01來PO文取暖了。
eddie1999 wrote:還是想再給抑鬱的年輕...(恕刪) 的確...天天看到一堆人抱怨,就算房價怎麼跌怎麼漲,還不是買不起...自己都快養不活了,還有力氣抱怨東抱怨西還是努力多存點錢,看能不能用錢滾錢比較實在。但說到投資,小弟沒投資的經驗,算命的說我投資一定會賠錢。
eddie1999 wrote:還是想再給抑鬱的年輕...(恕刪) 01有我就按了~~~~~~~~~~~~~~~~~~~我也年輕~~~~謝謝大大的忠言.....總是逆耳阿.....難怪有人總是聽不進...
其實我覺得政府根本沒有誠意要解決房價過高的問題.如果真有誠意, 政府就要拿出魄力這麼做 :把大安區的學校全部移到外縣市去(例如台北縣, 或甚至桃園)如果大安區還不夠力, 那就把全台北市的學校都移到外縣市去.為什麼房價越來越高 ? 就是因為有黃金學區阿. 那為什麼不把黃金學區輪流換給外縣市來做呢 ?你或許會說那忠孝東路還有信義商圈這些商業區呢 ?要記住現在是要讓人人買得起房子來住, 買房子當然是為了要住在學校附近小孩就讀方便, 沒人叫你住在商業區裡阿. 那些學校已經都移到外縣市去了, 那些地方房價還很低, 人民買得起. 等到房價過了10年或20年後變貴了就再把學校移到別的地方嘛. 台灣北中南區等都比照辦理.這樣全台灣住房的房價就會輪流漲跌, 但不會固定集中在一個區了.這是我一個建議, 我知道大安區的人一定會誓死反對, 因為那區有太多權貴名流靠各種手段擠進去弄個戶籍, 現在等於要他們享受不到特權, 所以反對聲音是一定有的, 只看政府有沒有想通與魄力了.
不食人間煙火的中年人毫無同理心的中年人與其說與不同想法的年輕人建議/分享其實是低貶不同想法的年輕人所謂的現在的中年人一切歸零後和年輕人一同起步是否能達到自己原本境界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我仍無絕對把握個人對自己人生努力以赴絕對必要但現在大環境對於授薪階級限縮與擠壓年輕人一定要以創業為職志自己人生 自己努力但努力與不合理房價是兩回事相同房價在國外有更好選擇全台議長們90%以上是土地建商背景高房價是 政 商 銀行 仲介的傑作你的努力就是被這些人蠶食鯨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