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誰炒高了房價?! 就是它吧?!

A兄不必過謙
我也買過12年前貸款200多萬 月繳18000 利率7.X%的日子

不必想買到最低價 那是神的工作
也不需要認為要賣時 能剛好賣在最高價

有時候算的太精太投入 其實反而買不下手
我相信若以您的例子(當然每個人負擔大小不同)
應該99%的網友會願意回到當時再來一次的

llinsh wrote:
樓上A兄說的對 也辛...(恕刪)


還有.. 現在 沒有值 2000萬
開價大概 可以開在 1350萬... 成交能多少 就不知道了
因為 現在的人大部分 不太愛買舊房子
雖然表價很高... 很多購屋者 還是會考量年限

還有

奉勸 想買房自住 的 可憐上班族
"戒急用忍"

奉勸 有上有一點點錢 現在想 置產投資的人
"勿當最後一隻老鼠"
"這隻鼠現在一跑出來, 所有投資客 人人喊抓"

奉勸 口袋不是很深 或 滿手物件 的投資客
"也想想你們該如何退場"
"紙上富貴 也就算了"
"若市場資金狀態改變 不要變成龐大的 債務人"
"若不小心 這輩子要翻身 可能會很難"
恩 忠言!

我發這帖子並無多空意圖 事實上多空都不是我們在決定的
我們只能觀察 小心
既然升息是一種趨勢 那麼對房價多個心眼是必要的

通常會跌倒的人 有一些特性
1. 曾經嘗過甜頭 然後越上去玩越大 甚至還高槓桿操作
2. 因為自己做的是多(買屋) 就一路說多 空(賣屋) 就一路說空
3. 不計算承受風險(升息/打房)的能力 作過度的信用擴張

這些才是跌倒的真正原因 跟多空其實無關
君不見金融海嘯全球大跌時 歐洲有富豪作空某汽車股被嘎到自殺的例子
升息也要有本錢的...

前幾年房貸利率衝到3%時....台股.美股.歐洲全球股市及經濟是如何?當時房市又如何?

我想這是比較的...

而且這一次要反應的還是在QE2結束後的貨幣環境及日本的寛鬆貨幣政策...以及

美金及人民幣未來不走反向關係下的情形狀況時....

這些政策都是雙面刃....因果循環....何時果報....唉~

現在與其想何時升息...升多少...不如想未來不升息...不升值時...該如何?

是否比較有意義呢?
米國QE2+支那炒房團+中華台北驅長鮭魚回流政策

這三個熱錢是房價高漲的兇手

無能政府的放任態度則是幫凶

屍體則由小老百姓負責演出
請支持正名運動,馬英九對外自稱中華台北,所以我們發言也要以中華台北自稱
確實很有見地 其實中國崛起對QE2等等的寬鬆貨幣有乘數效果
特別是對基礎原物料的需求增長
他就像是一個黑洞 全部吸進去
讓原先的經濟理論基礎都產生失真失效的影響

很多事情很難絕對量化或是相關度絕對高的
就像許多人講少子化 講平均薪資成長幅度
事實上在先前都不足以影響房價的上漲
之後能不能影響 其實也很難說

至少我們看到中國已經升息很多次了 房價還是沒有看到崩跌

商品(房子)的價格 某種程度數的是錢子(不是平均 是絕對數量 也不是本國或是檯面上而已)
不是數人頭
不然摩納哥...等等地方 哪有甚麼人口數或是生很多孩子?

llinsh wrote:
恩 忠言!我發這帖子...(恕刪)



完全正確
您對 投資的觀念完全 與我 match
風險控管 是最重要的
財務槓桿 也不宜過度 放大
以上是 就投資來說

可以多 可以空的 商品很多
房地產 股票 期貨 利率 原物料 石油 黃金 匯率..
只要 會動的 就有多空

我個人 是不大贊成
一個國家... 有太多人
拿 食衣住行 的東西 在做多 或做空
因為 大大的 影響了 不做多 不做空 的老百姓 的 生計
投資的人 是為了 賺錢... 賺或賠 各憑本事
但老百姓 普遍是為了 生活
買空賣空的人 是 不事生產的
不事生產的人 卻讓 老老實實 從事生產的 勞工
生活過得 愈見艱難

從某種角度看... 是件 非常不公平的事...

一個國家 投資運動 是必需的
但若是 食衣住行 這類的 民生必需品
就一個國家的責任 是在 幫人民創造 安居樂業的生活 來說
政府是得 好好的做些事...

llinsh wrote:
...(恕刪)
通常會跌倒的人 有一些特性
1. 曾經嘗過甜頭 然後越上去玩越大 甚至還高槓桿操作
2. 因為自己做的是多(買屋) 就一路說多 空(賣屋) 就一路說空
3. 不計算承受風險(升息/打房)的能力 作過度的信用擴張
...(恕刪)


你還忘了說一點 -- "世事多變化",
不管是真的為了生活還是說為了投資作高槓桿,而讓錢做最有效益的運用,
錢軋的緊的人本來就比別人容易出事,
以前的年代倒會還蠻常發生的,
你永遠也不曉得甚麼時候突然得用上一大筆錢,結果卻被人家倒會,
身家財產已全壓在難變現的房產,土地,未上市股,高利率債券,
雖然有財產但一時籌措現金無門,
最後只能靠便宜賣房來籌措現金的窘境.
賣得出換得了現金的已經很好,
真的變賣不掉的可能就得去地下融資找錢或搞到法拍.

世事多變化
放空真難,GG老愛攪局.

llinsh wrote:
確實很有見地 其實中...(恕刪)


您提到的-->
至少我們看到中國已經升息很多次了 房價還是沒有看到崩跌

我認為
1. 股市向來是,緩漲急跌 房市向來是,急漲緩跌
房市應該是不會 崩跌, 而是慢慢跌
2. 北京房市 已經開始緩跌, 可以看 yahoo 這幾天的新聞
旺報 - 調控1年後 北京房價首現鬆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19/140/2rsaw.html
中央社 - 陸專家:房價將折半 連跌5年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17/5/2rpel.html

AllenLee23 wrote:
您提到的-->...(恕刪)


另外 中國大陸 的 時空背景 是 每年超過 10% 的經濟成長率 及 薪資成長
台灣大大的 不同

比如 和香港比 台灣 也大大的 不同
台灣賺的錢 都是 辛辛苦苦賺來的

香港每天 躺在那裡 從他的 機場 港口 出關 入關 的 人 和 物
一天 從 別的國家 賺來的 稅收 就不知 有多少了

更不用談金流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