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失業率, 高倒閉潮, 買房子是要現金買斷的, 等降四成好買屋? 現在買不起的, 就算降5成, 現金夠買斷那5成價嗎?
現在自備款4成都備不齊的人, 還5成??
本來只是買不起屋還有工作可以做, 跌4成, 失業沒收入, 連屋都租不起囉

現在一堆喊升息打房的人也是同樣道理, 房價跌5成, 存款利率5%, 銀行呆帳很多, 必須從放貸獲利來打呆帳, 從打房變成打呆帳, 要買屋, 可以, 房貸利率10%

不符合事實的新聞, 要誇大放大還不容易?
人都有立場, 以為跌4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因為他們只看到自己利益的部份, 但傷害難道不會從其他方向打過來嗎? 一下講合理, 一下講道德, 奇怪了, 買方怎不以開價的2倍來買屋? 這樣子最道德也最高尚, 賣方一定會很感激你們的

通常我只要一聽到有人道德都是要立場對立的對方讓步, 就覺得虛偽, 因為這些道德都只不過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表面話, 建議這種期待房價崩盤的買方, 不要整天仁義道德掛嘴邊, 外縣市很多房價根本都沒漲, 那裡很符合大多數人的工作所得, 哪裡是買不起? 都是藉口罷了

桃園基隆一堆2,3房250萬的房子, 我就看過一個跑到基隆買200萬三房公寓, 工作地點在北市, 哪裡買不起?
ideamake wrote:
我只是要自住
但也被打到了
買屋就買屋, 哪裡分甚投機,置產還是自住? 投機賺錢不可以, 自住就可以? 這個邏輯要能通, 才真的是沒道理

邏輯只有一個, 只要有賺, 都要繳稅, 管甚目的是甚麼呢?
延伸一下此點, 我反對奢侈稅政策, 支持實價登記, 逐年課資產稅, 最好每年都課市價2%, 評價1000萬, 每年就乖乖繳20萬房地稅給中央與地方政府, 要買屋, 可以, 但要記得繳得起這筆每年的資產稅, 誰說買得起房子就必定住得起? 將住戶洗一洗也好, 同級數的住一區, 有錢人區域的公共建設就有錢人自己出錢搞, 比較貧窮的區域, 社福資金就多注入些, 甚至蓋社會住宅也行, 有錢人要炒房就去固定幾個區域炒個夠, 但嚴禁在一般區域炒
另外, 交易所得利差也要依市價報隔年度所得, 該40%就40%, 不囉嗦

還有證所稅也一併課一課
要道德, 要公平, 要支持就支持這一條路, 但有資產, 無論動產或不動產的人應該通通都會反對, 若此時有高資產卻支持這個方向的人, 這樣的人, 才有資格拿道德出來講話, 因為他們能做到損及自身利益來平衡整體公義
拿公義來滿足自身利益的人, 有甚資格談道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