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2118 wrote:最近很多主題在討論核...(恕刪) 您說了那麼多,但我的單位買了700W的太陽能設備,廠商簡報時候我只有問一句,最後可有多少產值,廠商回答約250w....我只能說這東西目前宣示意味大於實質效果。
之前買了一顆casio的太陽能錶想說這樣就不用再換電池了結果大約用了三年發現手錶的電池顯示格數掉到一格且常會秀逗秀逗於是上網一查才發現手錶內的太陽能電池壽命大約三到四年一顆約7~8百元如果我是用一般電池的手錶一年換一顆電池大約100元上下吧!!四年也才400元
小弟研究所修過燃料電池與太陽能的課程我是支持本文的內容的並且反對繼續發展核能發電這要從大方向來看 不要在枝微末節的地方爭論我要先更引申的說幾點反對核能的理由:反對一是一定要考慮核能未來的風險性尤其台灣是處在高度天災的地區且世界各地天災的嚴重性明顯地越來越極端未來天災破壞力的程度難以去想像與預測誰能掛保證核能電廠是100%安全?一旦發生事故 對土地的影響是數百到數萬年的更何況台灣地小人稠 可不比俄羅斯美國中國 閃遠一點就好台灣可沒本錢去搏一次出事的後果 日本有亡國的言論正是最好的前車之鑑反對二是事實上台灣目前核能發電比例僅佔總發電量不到20%主要還是以火力發電為主 輔以天然氣 水力等台灣仍處在還可以選擇要不要核能的位置不似一些已高度仰賴核能的國家 如法國 佔總比例的80%別無選擇而有遠見者如德國 早將替代能源定為發展目標所以這端看政府是否有決心去擘畫 而不被短視近利的政客及商人脅持因此 雖然主要的火力發電短時間內是無法完全取代的但核能發電卻仍有機會以其他發電方式來代替所以我相信非核家園的口號並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另外 想提出我對發展替代能源的看法本文有提到發電系統中的兩個重點 發電方式與儲電設備這才是未來要大力推行 並且將改變人類用電習慣的方向台灣具有發展不同發電方式的潛力:太陽能 風力 水利 潮汐 地熱等可以從小單位到大單位 個人->家庭->大樓->社區->全國 都有各單位的發電方式第一階段先取代核能發電再加上發展以氫或其他媒介來作為燃料儲備來漸漸降低民生用電對火力發電的需求而台灣本身要減少高度能源依賴的產業 如石化 鋼鐵 科技多著重在本身就很有優勢的觀光及服務業雙管齊下如此才有機會使人民的生活環境更美好 一步步的走向綠色能源的社會其實想說的還很多 但可能會沒完沒了就先簡單說些吧如不足或有誤請見諒
之前有節目介紹過, 此方法與目前的發電設備相容性高.利用太陽能加熱產生蒸氣.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outdatecontent.asp?ReportIssue=9807&Page=27
r79197919 wrote:您說了那麼多,但我的...(恕刪) 大大的例子很好,現在的投資跟產出確實是不成比例,但是您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您這500萬的成本現在投入後就不會再增加了,只不過就是要再花一些維護成本了,平均一年多少錢,您的廠商或許可以告訴您,太陽能板就固定在那裏不動(追日型的不算),相信是不用花太多錢的。至於那可以產出的250萬就值得好好思考了,以現在的電費來推算太陽能20年的發電效益恐怕不完全正確,因為電費會隨著能源(煤、石油、天然氣)購買成本而波動。用油價來舉例好了,原油五年前一桶多少錢,現在多少錢,五年後又會變成多少錢呢,我不百分之百確定油價五年後是漲還是跌,不過以這種天然資源消耗的速度來看,地球的藏油幾十年後就會耗盡,長期來看油價是上升的趨勢。到時電費隨這些能源價格上升而增加時,您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效益就不只那250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