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waltz wrote:
2%的利率都受不了那...(恕刪)
+10000
買房的時候
應該都要評估自己可以承受多高的房貸利率
我覺得
任何一個買房的人
都應該要想到
房貸不會年年都這麼低
至少要考慮到能承受3%
你才能買房子
若你買房當初評估只能在2%以下的房貸利率
表示你高估自己的能力
這間房子你是買不起的
試舉以下:
生育問題-家庭收入所得偏低/兩性忙於工作,導致生育率無法提高.(現在有多少人為了討生活根本不敢生)
親子教育問題-現在有多少家庭,父母忙於工作,小孩不是下課上安親補習才藝班,就是在家跟爺爺奶奶生活...(家庭教育與親子關係疏遠,間接造成日後的社會問題)
青年成家問題-政策打低利率買房,首要任務是要結婚成家,若家庭收入所得偏低的人,僅繳得起利息,卻無法多負擔其他額外的家庭開支.(單打獨鬥的年輕人,要買房根本是難上加難,更別說是高就業率的地區買房)
人口老化問題-台灣高齡化日趨嚴重,除非收入過得去的家庭可以請瑪麗亞.不然依照我們的制度每個月幾千塊補助就說要照顧老弱的體制根本不及格.
社會問題-治安,環境,交通,教育...好像沒有一項是另人滿意的.
就現在一般薪水階級的人,或許都沒連住在X寶豪宅的瑪麗亞們工作來的好,財團以商圍政.富得越富,窮的更窮~外派中國的台勞越來越多....

以現在的奢侈稅來說~一部300萬的進口車,車商今天變通後以150+150拆價方式進行買賣,還是課不到稅吧!?...雖然詳細我不是很了解,不過稅法應該都總價扣除額來徵收.
我想版大的用意是在於青年買不買得起房的議題,利率應該是間接影響買房的動機,因為就算買了,單靠每月薪資還是有好幾年的房貸要還~
james-bc wrote:
炒房的人,都是短期進出
這個月買下個月賣
了不起,半年後賣已經手腳很慢了.
假設台灣經濟很厲害能升個8次半碼好了=1%,
1%對貸1千萬只放三個月的投機客
這3個月只會多出2萬五千元的利息成本,
這對投資客一買一賣就能賺個幾百萬,根本不是成本..
就算利率5%也無法遏止投機
其實也不用搞甚奢侈稅, 直接要求銀行房貸放款合約加一條, 一律綁三年, 且不准提前還款, 一年內提前還清違約金是總貸款20%, 兩年內提前還清違約金是總貸款15%, 三年內提前還清違約金是總貸款10%
以上違約金, 政府將對此要求銀行必須上繳50%的稅, 25%做為優惠房貸利息補貼, 最後25%歸銀行利潤
至於不需要貸款現金買斷短進短出, 那是人家有本事, 但利差所得必須以市價納入隔年所得稅來進行申報, 現在奢侈稅很奇怪, 無論賺賠居然都一樣?
是因為買屋不放個兩年以上就是一種奢侈行為? 買間豪宅住個10年, 就不是奢侈行為? 用公告現值課徵房地稅, 難怪住10年也繳沒多少房地稅, 政府卻整天拿納稅人的錢替豪宅周圍搞一大堆公共建設, 住豪宅還真是弱勢, 需要政府這麼樣的照顧他們呀

這個爛稅制度能過關, 反而比較沒道理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