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由投資效益面來看奢侈稅效應


stephen02 wrote:
問題是你的計算方法本...如果投資客半年內在辦法拉高100萬賣

那二年不就有辦法拉高400萬賣了?

如果二年沒辦法拉高400萬,又何來的半年100萬?


短交易除了看起來錢立刻落袋外

在投資效益上是最差的

因為除了增加了數次的交易成本外,沒有任何好處

除非你每次買進價都低於你剛賣出的價再扣掉交易成本(同類物件)

不過,這是不可能的(恕刪)



半年轉手賣多10%,這又不是股票

當然是短期(新屋)轉手賣的比中古好阿=.=


半年後賺的錢滾進來買新標的(新屋),你可以買更大的,或者到另一區去買更多的間
繼續玩買房子賣房子的投資阿
Ricetea wrote:
半年轉手賣多10%,...(恕刪)


用想的和現實面是差很多的

新成屋而言

第二至五年內的漲幅都是最兇的

剛交屋時的房價都是最賤的!

真會漲價

二年漲更多

不會漲價

也別想半年給你10%

你想賣也賣不掉!

沒那個行情,你當你開多少別人就買多少呀?


如果還要再買,那就代表還會漲,那你又何必賣

多增加交易成本

如果怕放二年未來不會漲,你又何必又去再買,買了套的嗎?


多增加一點錢買大的,你也要付的出多出來的貸款

這是換屋族的作法是沒錯

但這是頭期款不足,但收入高的換屋族才有辦法這樣做的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這樣玩的
stephen02 wrote:
用想的和現實面是差很...(恕刪)


版上不是一堆人說,房地產只會漲?

事實上,以我居住的區域房價3年內由
15萬漲到25萬,1年快20%耶

交易成本?高槓桿倍率的獲利還會管那一點成本,投資客口袋不是深的很?


如果每個投資客都是買著放2年賺最多

那政府這啥奢侈稅對他們有"任何"影響嗎?

你覺得2-5年屋價差大,那是以現在的結論來看(因為這2~5年都是漲價期)
大家買方拿新成屋價格類比2-5年屋,認為價值差異低而已
事實上房子一樣會折舊,只是這幾年漲幅短時間>折舊而已

Ricetea wrote:
版上不是一堆人說,房地產只會漲?

事實上,以我居住的區域房價3年內由
15萬漲到25萬,1年快20%耶

交易成本?高槓桿倍率的獲利還會管那一點成本,投資客口袋不是深的很?


如果每個投資客都是買著放2年賺最多

那政府這啥奢侈稅對他們有"任何"影響嗎?

你覺得2-5年屋價差大,那是以現在的結論來看(因為這2~5年都是漲價期)
大家買方拿新成屋價格類比2-5年屋,認為價值差異低而已
事實上房子一樣會折舊,只是這幾年漲幅短時間>折舊而已
...(恕刪)

一、一買一賣的交易成本,常常都會超過3%以上,到5%也時有所聞,5%不算多?

你以為天天有一年20%的漲幅的哦?房屋長期報籌率約7%而已,

不是年年都是QE1、QE2搞的錢多到沒地方去的

二、一個社區2-5年漲幅最大的原因是管委會已管理已成型,已讓大家知道他管理良好,

再加上住戶已穩定,比較少人裝修,再加上房子還算新,

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會漲的最快,和這二年來的漲幅沒有關係?

三、政府這啥奢侈會造成不願長放的人(股市也一樣,短線總是比較多人)縮手,

造成量縮。也會引起買屋的人認為有低價可撿而觀望。

如此一來,會造成真的需要用錢的賣家不得不降賣。

但這個量由於並非經濟前景不好而引起的大規模缺錢,所以放出來的量就不會太多。

所以跌價會有,但量少到看的到但不一定吃的到!而且物件並不一定是好!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