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帥過頭 wrote:
這是仲介的實話,外人是把仲介當敵人 是不相信,
實話不信如何進步,如何討論
仲介的話全信的話
就不叫討論了..
既然是討論
就是要從不信任開始
如果你真的想討論
應該不是丟一句:"他說的是實話"就算了
而是跟很多不信仲介的人一樣"討論"仲介說的話
所以你沒有想討論
想討論的話應該像我一樣打落落長等著給人戰...
你只是想導引
而且還沒有很用力導引...用呼攏的...
有一個盲點 就是 房地產不能當作可以大量生產的商品
我覺得比較接近炫耀性財富 應該介於一般商品 跟炫耀性財富中間的性質
而且稀少性很夠
比如 今天好地段的房子 天母 大安 信義區之類又靠近捷運的30坪以上房子都是3000萬起跳
平時釋出的物件就是那麼多 有稀少性 也有一種炫耀性 所以開價還是硬
會去買的人 其實都很特定的少數人
這些投資客和真的想買的人 都會出價去搶 所以就算多15% 基本上還是不影響
甚至可能出現惜售的現象
就算今天只剩下一個人去看房子 我想在屋主沒有欠錢的情況下 價格還是不會降多少
本身有炫耀性財富的性質 這種時候 供給/需求的理論就失靈了...
而新北市和其他區域的房子就比較接近這個經濟學的模型
一點淺見 跟大家討論
業務也好,上班族也好,最少比例都有,不管多寡,但是一定有,
------------------------------------------------------------
國外的市場機制,有好有壞,比台灣便宜的有大把的在,
重點來了,比台灣貴的,也有大把的在....
無法絕對比價,實在一點....
能買便宜的地方,大家通常不會去,如果有去的,通常不會回頭在意台灣的價格。
能買貴的地方,通常你也不會去,因為台灣都可能很吃力,...實在一點。
------------------------------------------------------------
在來,懂經濟學的,真的有人懂,也有仲介很厲害,但是真的比較會買賣嗎...
術業有專攻,懂法律的,當法律顧問就好了...
認識路的,當領隊,導遊,司機不是更好,
懂經濟學的,教書不也很好嗎....
仲介懂得的地方,或許沒有個三五年,你看到的都很少,
就跟去了一些地方兩三個月,真的懂得他行賺錢的精隨嗎,...
可以的話,人人都去大公司打工兩三個月,就可以當大老闆....
曾經有個同事告訴我,【房屋不只是買賣,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更有個同事告訴我,專業非常強的業務,通常都去當講師了,
懂的買賣的業務,通常比較少的時間專攻某部分專業,因為都在跟客戶談話...!!
------------------------------------------------------------
至於房價會不會上,我想永遠都會有需求的人,不管買賣,
我們盡力做好本分,祝福大家都可以買到心中的理想價格!!
rsc1234 wrote:
比如 今天好地段的房子 天母 大安 信義區之類又靠近捷運的30坪以上房子都是3000萬起跳
平時釋出的物件就是那麼多 有稀少性 也有一種炫耀性 所以開價還是硬
會去買的人 其實都很特定的少數人
這些投資客和真的想買的人 都會出價去搶 所以就算多15% 基本上還是不影響
甚至可能出現惜售的現象
就算今天只剩下一個人去看房子 我想在屋主沒有欠錢的情況下 價格還是不會降多少
本身有炫耀性財富的性質 這種時候 供給/需求的理論就失靈了...
改稅制當然不會100%全打到所有房子
價格硬的可能不會被打到
但是其他地方會打到
那就是會痛
供需理論當然有可能有失靈的時後
但不會完全失靈
我發現很多人會說"某些狀況下不成立"
就透過[文字]
跳過[數學]
直接宣判他是"不成立"
也就是俗稱的二分法
最近就很多這招
比如:
有錢人還是可以炒--->但有些炒的人就是沒那麼有錢
結果打成文字就變成好像照樣可以繼續炒
拖兩年賣還是有賺--->但是賺錢是要除以時間的,單位時間賺更少,而且更少人想賺
結果打成文字就變成好像一點也不怕
如果說天母實力很硬不會被影響 也不成立
因為如果別的地方房價崩了
那天母就顯得更貴!
而不是像目前一樣:
[其他地方都貴了,天母還用說?]
但是天母價值不變
所以天母保持原價 競爭力卻要受到更多考驗
所以要說天母不被影響 也不成立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