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台灣經濟的苦難來自對房地產的迷戀

在泡沫還未破之前, 這些大道理都只能

左耳進, 右耳出.

當局者還會心裡暗笑. 旁觀者點頭是没有用的.
原來又是一個 以民生議題夾帶政治的假議題
還美國人的爸爸啥的...

踩在人民的痛楚上 只為成就自己的政治權跟利
這種人才是最可恥的
起頭第一篇難得在台灣房地產討論看到的有深度的文章,值得台灣的人多想想,
我不住台灣, 也對台灣的房子完全沒有興趣 (過去 22年平均每年在台灣的時間不超過 3個禮拜)
只是關心台灣的競爭力




美國則有不少極有深度的如 thehousingbubbleblog.com
其前身早在 2004 年美國泡沫仍然大起時就在討論5 年, 甚至 10 年後的衝擊


美國與英國有許多很多很有遠見的文章與討論,但是在台灣卻很少看到
跟樓主不同的是, 我是認為台灣房地產必垮, 而且垮後才是台灣經濟復興的開始
因為房地產造成 資源不合理的分配, 如同美國在泡沫破前一樣,資源都流入房地產才 造成今天的經濟問題

今天美國房地產破了則造就了未來的經濟復興, 台灣也必須經過類似的陣痛



這算不算月經文?

台灣沒資源沒專有技術 人才素質也沒特別高的情況下 唯一的活路就是開放
開放的結果就是 資金 人才都會進來
自己不努力沒辦法跟世界競爭的結果就是被淘汰
你期待政府保護你甚麼 保護你人人愛住哪就住哪? 三十歲以前住進台北市 還要三十坪加車位?
美國都沒那麼爽了 台灣憑甚麼?
美國有保護年輕人三十歲一定要在大都市買得起房子嗎?
上班單程通車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的人明明就大有人在

你可以很不甘願的抱怨 為什麼上一代的人活得比你輕鬆
但是你再怎麼講 永遠不會有天使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講難聽一點 你現在希望房子人人買得起 等你買了你還不是希望大漲 你還不是希望
同樣在妳爸媽發生過 買棟房子等增值就一輩子不愁吃穿得事情會發生在你身上 最好還有一棟租給別人養老

別傻了 你不往前走 人家會往前走 被競爭淘汰的人 下場就是這樣
讓你不用怎麼努力就首都人人買得起 那優秀的人賺大錢 領高薪是白痴嗎?
繳那麼多稅給政府 就是為了讓人人都可以當他的鄰居?
政府花大錢建設一個都市 然後土地跟房子便宜的要命??? 我可以保證這個政府的赤字絕對爆高
到時候再來算每個人負債多少吧

不要只會把土地漲價汙名化 只要房地產沒有漲到太誇張的地步 那絕對都是良性的
所以國家只會讓人沒辦法借錢 造成濫頭寸去平衡而已 如果你敢用現金買 那歡迎 買越多越好
我敢保證就算都不能貸款 房價就算下降了 還是一堆人買不起

講得很好聽說德國為什麼可以這樣 德國的人才素質是怎樣? 擁有多少技術力? 我們是怎樣
人家當然可以不用靠這個替國家賺錢


那我們憑甚麼? 辣妹 網軍 抱怨魔人 部落客無限輸出????

這種文章太多了啦 我只看到每個人都希望有人可以幫你拿到你想要的東西
但是你有問自己 為什麼你值得嗎?

看看人家對岸的青年怎麼想 人家早就看懂了 然後努力活好自己 那妳在幹嘛?
怨嘆01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溫暖 講甚麼都有人抬轎嗎?

蔣方舟:我也願意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然我知道這不一定是現實,但是一旦相信,多少有了點拼搏的動力。因為不管起點是不是公平的,發令槍一響,都要起跑。要是連基本賽制都懷疑了,那就只能站在起跑線處一動不動,那種拒世更是毫無意義。
中國人對房地產的迷戀
自古以來即有
經濟起飛經濟輝煌時期也不曾改變過
??
stephen02 wrote:
大家會投資北市房地產

在於他的高穩定性及相對較低的風險性

...(恕刪)



現在北市房地產搞成這樣

高穩定性及相對低的風險性

是否仍舊存在

我很懷疑


尤其是樓主這一段,更是讓我警醒

『當台北的店面市場噴出每坪1000萬的行情! 工業用地每坪也飆出百萬的天價,其實是說明了這市場已經放棄正常工商業運轉的利益跟價值』




跟樓主的文章相呼應,我在這邊節錄一本書某段序言:


『.....各種(金融)危機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政府、企業、銀行或消費者經常累積過高的債務,形成看來比繁榮期間還大的系統風險。政府為本國經濟體系挹注資金,創造看來比實際上還高的經濟成長;民間部門借貸熱潮一定會把房價和股價,推升到遠遠超過可以長期維持的水準,舉債熱潮也會使銀行看來比實際上還穩定、還會賺錢。這樣大規模舉債會構成風險,是因為債臺高築會使經濟體系變得容易受到信心危機侵害,當負債屬於短期債務,需要不斷重新融通時更是如此。債務助長繁榮,經常對政府的政策、金融機構賺大錢的能力或國家的生活水準,形成錯誤的肯定。這種繁榮的結局大都很悽慘.....』




totofan wrote:
前一陣子, 與剛留學...(恕刪)



請問樓主是否可讓我轉錄您的發文在我的部落格?(會標註來源及作者)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totofan wrote:
前一陣子, 與剛留學...(恕刪)

結論就是台灣薪水給得太低
這該怪所有的老闆

HaHaSue wrote:
現在北市房地產搞成這樣

高穩定性及相對低的風險性

是否仍舊存在

我很懷疑


尤其是樓主這一段,更是讓我警醒

『當台北的店面市場噴出每坪1000萬的行情! 工業用地每坪也飆出百萬的天價,其實是說明了這市場已經放棄正常工商業運轉的利益跟價值』
...(恕刪)


一、高穩定性及相對低風險性依然存在,因為這是相對值而非絕對值。你也可以說說其他的標的,那個適合大量資金的進場而還會有高穩定及低風險性的?

二、如果無法計算出購買者背後的含意,只用看表面的價格來評斷是過於武斷的!很多的東西是形象意義大於實值義的。更何況,這個不過只是未經証實的流言,也可以大書特書?

另樓主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說一些民生議題以提起不滿的人的情緒,再包裹一些政治議題進去,以達成政治手段,這種偷偷摸摸的手法只是讓人更是看不起!
frankw wrote:
這篇文章很重點的提到,雖然我們小民買不起房子自己住,
但其實我們大家已經花了一堆錢去買房子了,
就是政府幫我們出了錢,現在的投資客,建商的錢哪來的?
銀行貸的,低利是誰在負擔補貼?還不起是又是誰幫忙還?
正是買不起房子的你。

這就像小偷天天偷你家錢拿去蓋大樓,又天天跑到你家門口酸你:
沒錢是你無能,不要在這裡哭說買不起房子。

---------------------------------------
最大問題是稅率,而稅率無法解決,是政府被財團綁架

稅率不合理,造成資源的誤用,也造成貧富差距的問題

土增稅,遺贈稅通通降. 最不合理的是土增稅, 想想政府蓋一條捷運,要花幾百億,蓋一個大安森林公園,光土地要多少錢,而政府花了這麼多資本支出,如果是以企業經營觀點,當然是要從地價上漲的稅收去賺回來, 但是我們政府完全不想這回事, 根本是被財團綁架

想想,政府的這些資本支出的錢是那裡來的, 其實是薪資所得貢獻最多, 也就是政府用上班族的錢蓋了條捷運去補貼地主,而地主只要繳一點點增值稅. 然後上班族再用十幾年不漲的薪水去背20年的房貸,難怪台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說土增稅是地方政府權限,但沒有地方政府會去得罪財團,於是我們的公告地價遠低於市價

房地產所得的稅率太低,自然使得資金往這裡流動 . 這就跟之前 政府對電子業 盲目 的獎勵投資一樣, 造成電子業瘋狂擴產. 但政府敢不敢做? 只要先讓房價公開透明化就好了, 稅收自然 就收到了, 稅率合理,錢就不會瘋狂往這裡移了
但政府會做嗎? 當然不會, 因為還要把泡沫 撐到2012 才行. 財團炒房賺翻了, 你買不起那是你的事. 因為財團會去和政府摸摸頭,而你根本連邊都沾不上.
最近新聞有個律師說的話可以代表現在的台灣..

台灣現在被惡霸流氓操控著...這個惡霸流氓叫做企業

這惡霸流氓有個小弟幫他做事...這個小弟叫做政府

從遍地是科學園區跟工業區的土地就大概能知道.....

要嗎當企業老大享受高免稅額...要嗎就當我們這些平凡老百姓

隨他們自由一點一滴搜刮你的財產 你的生活!

上班打卡制 下班責任制 無薪假....真該給想出的人頒個諾貝爾獎!!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