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何台灣人能接受花錢買"公設"這件事??

依現在的建築法規...
要買沒有公設的房子是不可能的!
樓梯間、電梯間、走廊、配電室、發電機室、蓄水池、水箱...都是基本公設!
這些必備的公設能說不要嗎?!

我想樓主想問的應該是...
為什麼台灣人願意接受這麼多用不到的公設(泳池、健身房...)?!
就是因為沒選擇!
因為幾乎每棟大樓型住宅都是這樣...


從來處來,往去處去

  公設不是洪水猛獸,而且公共設施,例如游泳池、健身房等,對會使用的住戶來說,其實是加分,真正的問題是出在管理,很多公設是因為管理不善,或是住戶太少養不起,才被迫關閉,成為累贅。

  以我居住的三峽北大特區來說,幾個大型社區的公共設施都維護得不錯,走在藝術大道上,就可以看到這些社區的住戶使用健身房、圖書室跟交誼廳的情形,我想對這些管理良好的社區來說,這些公共設施是加分,不是減分。

  我比較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台灣人只重視地段跟自己家「內部」的裝潢,至於屋外多醜、房子多舊,管理多差,卻是絲毫不在意,所以常看到老舊屋子的樓梯間擺滿鞋櫃、逃生梯堆滿雜物,甚至外牆剝落... 買屋者卻是樂此不疲。
吳揆為了自己的利益
都嚇的將 話吞回去了
一般好百姓 怎麼有能力反對公設

反對公設 倒不如反對 現任政府

要政府下台 還比較簡單










PS..
如果政客發現 選票很團結
不只公設不敢算錢 城鄉也會均衡發展
ejan1969 wrote:
感覺公設似乎被妖魔化...(恕刪)


電梯也是公設、梯廳也是公設、樓梯也是公設、水塔也是公設、消防設備也是公設...難道都不要嗎?

請問別的國家房子事都沒有這些東西嗎...

你沒搞清楚 不是妖魔化部妖魔化的問題

是為什麼我們的建築法規就是獨厚建商....

買了以後還會捍衛自己房子的公設... OMG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原文出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6%AF%E5%BE%B7%E5%93%A5%E7%88%BE%E6%91%A9%E7%97%87%E5%80%99%E7%BE%A4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為人質情結、人質綜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外國都實坪賣

就只有台灣連虛坪都一塊賣
吐司羊 wrote: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原文出址: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6%AF%E5%BE%B7%E5%93%A5%E7%88%BE%E6%91%A9%E7%97%87%E5%80%99%E7%BE%A4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為人質情結、人質綜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外國都實坪賣

就只有台灣連虛坪都一塊賣


大大同意公設的價錢應當灌到實坪的價錢嗎? 若同意的話那跟以上幾位贊成有公設的大大應該理念沒有差很多吧!?
路過建議一下。

如果要討論公設,請先搞清楚「公設」是什麼,否則根本是白討論。因為很多人舉的東西,根本不計入公設,比如說「中庭」、「室外游泳池」、「道路」等。簡單的說,沒有「屋頂」的任何設施,都不是公設,也不計入公設。舉例來說,兩個一模一樣的建案,如果唯一的差別只在一個有中庭一個沒中庭的話,兩者的公設比是一樣的。差別是有中庭的建案,土地持分較高。

另外,最近爭議的不是公設,因為公設是用得到的部份,而且能很明顯看到,爭議的是「雨遮」等用不到,而且在銷售時很難看得出比例的部份。而「雨遮」不是公設的一部分,而是私有的一部分。

既然路過,就說我為什麼需要買公設:
1. 很多安全措施、電梯的數目都在公設裡。我怕死,而且不喜歡擠電梯、等電梯。
2. 上班時間很長,根本趕不上垃圾車的時間,沒有共用的垃圾間,就不用倒垃圾了。

bluenine wrote:
吳揆為了自己的利益
都嚇的將 話吞回去了
一般好百姓 怎麼有能力反對公設

反對公設 倒不如反對 現任政府

要政府下台 還比較簡單


公設的問題不是這一天兩天才存在的
所以不只現在的政府要負責
包括以往曾經執政的都要負責

很難理解, 什麼叫做 "公設是安全考量"?
這樣一來, 那些低公設的公寓不就和危樓畫上等號了嗎?
能否開示一下?
bluenine wrote:
反對公設 倒不如反對 現任政府
要政府下台 還比較簡單


現在的反對黨過去也執政了八年
對於各位這個議題的不滿怎麼沒有任何的作為呢
難道現在的政府下台就能改變?
不要在這邊用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去騙取選票
兩黨都不能滿足人民不如投廢票吧!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