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的部分你願意負擔 我想大家就不會買房了
問題是 台灣的房市你敢保證兩年內會跌?能持平或緩漲就不錯了!
還擔心溫室效應跟2012世界末日勒..
真的發生這種事情 貨幣都崩盤了 留現金在身上有用嗎?
買一堆石油或者糧食還比較保值.
每年省一百萬 四年後省四百萬
如果明天房價就崩四百萬你會不會進場搶便宜?
每個人都這樣想的話 房價怎麼低的下來?
說的好像現在買房子的人都是盤子
每人都有買房的時空因素及考量
資金風險負擔的起 又有成家的必要性 那為甚麼不買房?
倒是一堆剛出社會 自備款不足 也沒實際買房需求的人整天要房價崩
明明房租是比較起來是便宜的 可是一定要買房 還要買在市中心
買不起就開始扯一堆房價會崩的謬論
舉一些經濟學者或者數據還比較有根據 連2012這種理論都說的出口 實在太荒謬
有時候看01的討論串 我覺得彷彿看到紅衛兵在搞階級鬥爭
把一切都鬥臭搞垮了再來個財產重分配
殊不知會拉高房價的人都是自己身邊的親戚長輩
問問看自己周遭60歲以上的長輩 有兩棟房子以上的人有多少?
給自己孩子買房子的有多少? 這些人不缺錢 有可能會把房子便宜賣嗎?
Q蛋比 wrote:
也許我真的成為最後一隻老鼠,...(恕刪)
若自住就還好,只要不要發生火災或戰禍。若發生戰禍,打一折我也不會買,若不是買黃金,就是先換成外幣、匯出國。等戰禍結束,看那裡沒有成廢墟、水電有恢復、、、。
而口袋不夠深的投資客在屋價高檔過一定程度時就很危險。
dunhilldun5168 wrote:
建商、政府、媒體一直不斷吹捧、洗腦,房子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
...(恕刪)
政府應該沒有一直不斷吹捧、洗腦。
倒是建商和相關仲介、投資客一直利用媒體(幫兇)在吹捧、洗腦,房子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
若沒有發生美國二次房貸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之前,台灣長期是有可能房子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
但發生美國二次房貸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房子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的狀況就有很大的變數。
除了發生美國二次房貸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溫室效應讓南極、北極冰融和產生大量各種極端氣候或千古病毒跳出,都有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和房價,加上美國大舉印鈔救市、歐元可能活不了5年,所以為什麼黃金會暴漲到一千多。
感覺上現在建商和相關仲介、投資客利用ECFA這個利基產生最高點在大撈最後一票,就有點像是做股票一樣。
最後通常是散戶當最後一隻老鼠,老是高買低賣,所以散戶為什麼會被叫"西刷候啊"。(刷 -- 發音為四聲)
波麗露 wrote:
算每月花三萬元在台北市市中心租房子,租個兩年才七十二萬(或花二萬元在台北市非中心區租房會更省),等待房價因全世界二次金融衰退或類似SARS的疾病暴發等讓台北房價泡沫破掉的各種可能因素發生,就進場撿便宜。
到時我原本想買二千萬的房子掉個一成就省二百萬,掉個兩成就省四百萬;而且緩個二年買房,我就又增加兩年收入,也沒有升息的壓力,並且目前手上有一千兩百萬的儲蓄,不怕發生重大意外讓我因買房而無現金應急。...(恕刪)
如果情形是
一、二年花了72萬付了房租(二萬能租什麼房子?郊區老公寓?)
二、房價上漲二成或三成,房價由2000萬變成2600萬
三、原有一1000萬現金覺的放著可惜去買車、出國及炒股票,最後花掉六十萬買車、二十萬出國,股市賠掉100萬,共少了180萬,只餘820萬
結果
增加的收入不算,原有現金少了180萬加72萬房租,支出了252萬,房價支出增加600萬,就算出國買車的不算,也多花了700萬需多工作n年來補..............
大哥呀,沒人可以看的這樣準的
不過都是猜而已
硬要往對你自已最有利的方向想,當然可以
不過還要別人學你?就值的商確了
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
想怎麼做,做好後備的防火牆及保險就好,至於未來如何,就別猜了吧~
房地產為龍頭產業,更是百業之首,
當房地產不好的時候,你覺得你還會有工作嗎?
就算有,你會不會擔心被裁員呢?
到時候你應該又會不敢買房子了吧,
因為怕負擔不起、怕房子斷頭、被法拍......等等
最後有可能會一輩子租房子,幫別人繳房貸,
就像前一兩年不是有金融風暴嗎,房價也有跌2成左右,
可是房地產還是一片慘淡,交易量跌到谷底,
根本就沒有人敢買房子,
不是覺得房價還會更低,就是覺得無法負擔,
說到底,還是奉勸有的人,
如果看到喜歡的房子,地點價位合適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的話,
就出手吧,等來等去要等到啥時才能有房子阿!
~~~~ 一個當初房子許多人被笑"潘子",但是現在一點也不後悔的過來人 ~~~~
stephen02 wrote:
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
想怎麼做,做好後備的防火牆及保險就好,至於未來如何,就別猜了吧~...(恕刪)
富裕的美國人萬般無奈沒想到,5年前,底特律的房屋均價還在10萬美元,現在已經跌到了1.15萬美元。
還是那句話,現在全世界經濟環境很差,各種狀況都可能饗台灣出問題而讓房價泡沫破掉的機率很大,我還是先不要把我一千二百萬的儲蓄放在買屋這一個籃子裏,而且還要背負數百萬以上的房貸,當富有的窮人。
我還是先租個兩年的房子,反正一千二百萬的儲蓄在手,大不了一輩子租房,就當買了只有五十年地上使用權的國宅。或二到四年後在房價便宜的南部或東部買房,退休時去住。
總之我就是不在現在漲的離譜的台北市買房,怎樣怎樣投機客,氣死你們。
波麗露 wrote:
富裕的美國人萬般無奈沒想到...(恕刪)
重點就是沒想到這3個字,很多行情的轉折都發生在沒想到的時候,SARS時候一片恐慌,沒想到房價就此轉折向上...
張教授從2年前就開始發表泡沫論,01上面也不時有著泡沫、崩盤的熱門討論,所以現在是屬於沒想到的時候嗎?
台北房價高這是眾所皆知的,但是價高=泡沫化? =崩盤?
未來到底會漲會跌,誰知道呢?
要投資的話,當然要步步為營,小心仔細的做"投資"方面的功課。
但是要自住的話,應該專注於自己本身的需求、家人的需求,未來家庭成員可能的變化、未來工作地點的變動可能性(會影響地點的選擇)、自身財務的評估等等,而不是太關注於未來的漲跌,連張大教授的眼鏡都可以跌破了,難道您比張大教授還準?
coomee77 wrote:
房價泡沫?????房...(恕刪)
當房地產不好的時候,你覺得你還會有工作嗎?
~~~~~~~~~~~~~~~~~~~~~~~~~~~~~~~~~
這句話完全沒邏輯可言...
如果世界各國民間消費絕大部分資金花在高房價的大泡泡裡.
其他民間消費勢必被排擠.因此內需下滑.
更連帶使製造業跟服務業蕭條.這樣才會讓大家沒工作....
且GDP如大都是靠高房價來撐出來的.
正常消費只佔一小部分.這樣的體質難道比較健康?
如果高房價大家才有工作.對岸下猛藥打房是頭殼壞掉??
看看美國.當初就是因為金融業的不動產鑑價跟放款制度太浮濫
而使的房價過度吹捧.
後來爆掉.連帶影響到製造業甚至全球的製造業..
是什麼情形會讓大家沒頭路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吧.
波麗露 wrote:
給被房東要賣房子,要房客搬家的人參考。
當然也有可能是投資客緊張了,這種暫不買房改要租房的想法不能讓其成為風潮、、、、
http://www.tpec.edu.tw/onweb.jsp?webno=333333157:
【故事19】房東要賣房子,要我們搬家~
在民法425條便對弱勢的房客給予了相當的保障,要求房東不得因所有權移轉,而要求房客搬離。
不過此項保障對於超過五年又未經公證過的契約及未定期限的租約是不適用的,因此,房客不妨檢視自己的狀況,是否租約期限超過了五年?還是本身已是不定期租約?
...(恕刪)
這種東西看看就好
一般來說
除非是(店面含住家在一起)
純粹是租住家的話
一般都是打1~2年約
有人可能一次打10年約嗎???
再說約到就換約
每年都是新合約
哪來的5年期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