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自删,


nanno wrote:
參考一下次貸風暴, 再把出血量加個一倍.. 應該就差不多了.

最慘的會是誰? 不會是建商, 也不會是投資客.

第一個倒下的必定是那些自備款不足, 急需房子, 又被房價越來越高嚇到而孤注一擲平民百姓.
身旁幾位6,7年級的同事們就是這樣.

已經等著買房等好幾年了, 房價左等又等卻越等越高..
眼看房價就要突破能力所及範圍.

只好紛紛在最近買下幾乎是支付能力極限的房子.


現在只能祈禱薪水調漲前利率千萬不能升.......


那因果關係為何? 何者為因? 原因是炒房者及政府的不作為吧..
Garys wrote:
我的標準是算普通每個...(恕刪)


假如買房子真的是要自住的話,

鵝牌等級以上的氣密窗是不可少的, 你總不希望隔壁吵架, 打小孩,洗衣機脫水或者門外的汽機車排氣聲一清二楚吧.
尤其是越舊越爛的房子, 氣密窗的投資越是重要. 這樣的房子買來才能住.

選擇大金或日立等級的冷氣是因為省電又耐用, 長時間看來反而比較省錢.也是必要開銷.

至於松下電工的廚具是因為日系的廚具空間利用效果最好, 現在台北市寸土寸金, 房子已經不大了, 如何有效利用
空間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用松下電工的廚具, 省下的空間也是等於節省了有效坪數. 別忘了, 現在台北市一坪房子至少50萬以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 還是很值得的. 要節省及有效利用空間, 日本人還是最厲害, 而且日本製的東西,品質
真的比較好.

這三樣加一加, 35~40坪的房子裝修光這三樣就破百萬了. 其它更不用說了, 大門,大理石地面及檯面, 壁紙, 窗簾,浴缸, 龍頭,實木地板...樣樣都可以很講究, 要住的舒服,只有百萬裝修肯定是不夠的.
用mobile01作日記, 記錄重要的訊息.
房價透明化 請回歸民眾需求

住展房屋網提供

屬於房市改革方案中的「房價透明化政策」持續進行中,內政部昨天召開房價透明化座談會,與會業者多表示,房價交易資訊透明化機制需要相關的配套措施,才能在揭露資訊的同時,也兼顧到交易人的個人隱私。

主持會議的內政部地政司長羅光宗表示,房價透明化機制,是穩定房市的具體措施之一,藉由揭露相關資訊,達到讓民眾辨別合理房價的基礎。內政部未來也希望配合修法,讓不動產交易可以核實申報。

昨天主要的房仲業者,多派代表與會座談。不過業者的反映多認為,這攸關房屋交易者的安全,未來配套措施必須作得很嚴明。例如個人隱私如何保護,資料後續的查證工作,又應如何推動等,都應被列在相關措施之中。

這樣的會議從過去就一直在進行,但官方與業者似乎都沒有想要真正處理這個問題,民眾對公開成交行情的看法為何?政府有進一步了解的義務,而不是僅聽業者的片面之辭,究竟民眾願不願意公開這項資料,對隱私的侵犯為何?這些都應該進一步弄清楚。

根據住展企研室了解,站在業者立場,基本上是不會同意公開成交行情的,一旦將成交行情公開,將會減損仲介業者居間操作行情的空間,舉例來說,一坪市價為50萬的電梯大樓,委賣價格可能在65萬,仲介的價值就在這50萬到65萬之間,推估最後成交可能在54-56萬之間。

如果買方有市價50萬的資訊,依個別屋況再做增減,可能僅成交50-52萬,也減少多次來回議價的時間;另一方面,賣方也不會亂開價,頂多是開價55萬,公開成交行情,對後續成交行情的精準度有一定的幫助。
站在業者立場,當然是不願意將成交行情攤在陽光下,因此一直都以”顧及消費者隱私”的說法搪塞。。但是,對真正的消費者來說,如果是二擇一,是要選擇公開成交行情,自行主導買賣價格;還是選擇顧及隱私權,價格由仲介操控,如果做一場市調,恐怕會有出人意表的答案吧!
john6517 wrote:
不要忘了.. 台灣主要是靠出口加工品(電子產品)生存的經濟體..當台灣人都以炒房為主要收入來源時.. 誰來賺外國人的錢?? ...(恕刪)


這讓我想到之前在比較誰才是台灣首富時

郭X銘搞外國人的錢

林X璘搞自己人的錢

(也許我太抬舉自己身價了...林X璘心中OS誰跟你是自己人)

對台灣到底誰有貢獻就高下立判了...
引用一段對於泡沫經濟的文章

----------------------------------------------------------
期待通過資產價值上升而獲得利潤的手法,
隨著資產價格的上升會越來越難以奏效。

當資產價格最終停留在高水平時,最終的資產持有者將
無法獲得收益。

但可怕的不僅如此,一旦資產價格回落
到之前的水平,那麼資產持有者將承受與其所有前
所獲得的利潤相當的虧損。

----------------------------------------------------------
bb123dd wrote:
想太多了,,不用頭期款嗎??這不是股票呀,,五萬十萬就可以炒??


所以台灣的貧富差距才會越來越大

有錢人覺得炒房賺錢很容易 窮人卻是連頭期款都付不起

darren0727 wrote:
這讓我想到之前在比較誰才是台灣首富時
郭X銘搞外國人的錢
林X璘搞自己人的錢


一直有個問題~~
"前全台首富"可以被全球最強的資產調查公司 Forbes 長期忽略.....
為什麼??

除了本身的行事低調外.....
個人可以想到的是."繳稅額"
歡迎留言批評指教..Http://Go2.tw/Fred
LopinKuo wrote:
所以台灣的貧富差距才...(恕刪)

有錢人覺得炒房賺錢很容易 窮人卻是連頭期款都付不起


所以對有錢人來說, 拿錢炒房本來就是賺錢的好法子.

但對窮人來說, 緊衣縮食拼房子是極端不智的, 解決住的問題沒那麼困難.
因為台灣的住房市場很快的就會呈現兩極化(M)

富人手邊一堆房子
從新屋養蚊子準備大撈一筆, 結果放到最後變成舊屋便宜租.

窮人一輩子租房子
還好房地產增值過快, 全台一窩瘋蓋房撈錢
結果蓋出來的房子遠比要租的人多...

房租永遠只跌不漲.....


最後, 窮人除了沒房子
但人生該有的卻也不缺什麼...

老美不都這樣嗎? 哪有人像我們這樣一輩子傻傻被房子圈住的.
被透天厝圈住也就算了, 就算房子倒了至少地還是在的.

現在居然用個小籠子就把一個家庭圈住二十年... 等放風時那棟大樓也舊的很了


然後大家在小島上個個都上億身價,可是一出國就破梗了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人生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香港是前車之鑑吧,阿B更是個中代表人物,他破產前還持有數十億票面的樓盤

那時只要有新社區推出,香港人排隊個三到五天去抽是每週都在發生的事

那時也是炒香港回歸,陸資流入的題材,等到泡沫破了,夢醒了

當時搶高價買樓的人,許多到現在還是負資產(貸款金額大於房屋現值)

泡沫現象總是在人類社會循環的發生

北京,上海現在打壓房市過熱也是同樣意思

當然若您覺得眼光很準,覺得現在是起漲點,那就快點進去吧

若您聽到路邊做回收的阿伯阿婆都跟你講炒房地產很好賺時

那相信大家都知道是該進退的時候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