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insh wrote:
我同意用外部指標來判...(恕刪)
+1
嗯嗯,同感,
現在的問題是,特定區域的價格,
拉升其它一般地區的價格,
而一般地區,沒有足夠的支撐,
一年前的低率利,不是沒人買,
很多老手(投資、自住)都進場,正常的成長,
而到了最近半年,是新手都進場,又賺到錢,
一般地區,同一個物件1個月前才賣出,
一個月後第二次賣出,多賣了200萬,
新手爽,仲介爽,
怕買不到的心態,對一般地區的人來說,
買了之後才是問題的開始,
很多這樣心態的人買房,其實沒有風險概念~
利率、寬限期、資金對我來說其實不算是指標,
而是一個經濟循環,因果關係,
很多的名目,如豪宅效應、鮭魚返鄉、長期看漲,
都因為,低利率、資金供給等的支撐才能順理成章,
商人賣東西,一定要有個完美的故事,
東西才好賣~
如果把這"因"抽掉,上漲的幅度一定會大幅縮小~
利率不是只直接影響房市,像付的利息增加,
很多是間接的方式,
就像利率在6%,有錢人不見得會買房,
放在銀行裡領利息就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