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通縮經濟---->工作到老死

只好放大絕了
沒圖沒真相,樓主把賣房賣樓跟去租屋的文件拍照傳上來吧,證明您是身體力行的鄉民…

看到目前,也只有另一篇文的樓主,說他這個月賣了2間房打算去租屋的有實踐...
抓猴守則第一條:不得跟客戶有借貸或肉體關係。第二條:跟我認真你就輸了
抓猴專家 wrote:
只好放大絕了沒圖沒真...(恕刪)



嗯,我一直都沒有買房置產的打算,至少十年內沒有,(就算沒通膨或通縮問題)

租屋文件..............那,個人姓名,地址不就曝光了.............


版主這次文章焦點清晰多了
的確少子化跟通縮經濟是有正相關的
不過因為這樣過於理論的假設,
就要大家把現成的房子轉換成不知道明天會變成什麼的貨幣豈不也是一種冒險?
就算通貨緊縮是確認的趨勢,要你一輩子都租房子看人家臉色,房東叫你搬就搬?
不知道版主願不願意?還是這樣問,你現在住的地方是租的嗎?還是一直住在家裡?

上述的一系列問號,不是要質疑你的理論,我贊同,
但是是要提供你一點更實際的考量,發展完美的理論是一點,在真實的世界實證又是另外一點...

hinewday wrote:
如果真的要建議點什麼,你現在有房子的通通都拋棄掉(假設房子才剛買幾年),全部改成用租的,


大大,我這邊還有很多帳篷還沒賣出去,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

這樣算不算廣告呢?
~~ 哇系車頂行李架專家 ~~
hinewday wrote:
"""""現金"""""的價值,將來會比較保值,可以的話,將住處改成低租金一點的地區,
好好學習""""存錢""""",你會躲過一場無法預知的災難....(恕刪)


非常認同樓主的看法,本人是讀工科來的,對於商與經濟不太懂,但我樂於觀察與思考......

也許如此,所以我不懂的如何表達對於現階段「高房價」、「房市泡沬化」的觀點

我覺得這2個問題是陷井也是危機,也許有人說個人觀點不同(沒錯)

但應該差別於「有錢人」、「沒錢人」,這2種類型的人所背負的問題不一樣

有錢人碰到這樣的問題頂多賠錢了事,but沒錢人可能就像樓主說的,一輩子做到老做到死(還是在負債)....

而且人口老化、少子化我很早之前有去注意過,可以去「內政部戶政司」網頁查查人口出生狀況

本人是73年次,剛好在那年往前往後十年都沒有比那年(73年)的出生人口高,往後到現在我看到新聞報

台灣人口出生率全球最低,所以房市泡沬的問題是有的,而且愈來愈明顯.....

話說回來,我會這麼注意這方面的問題也是因為我是雲林人的關係,在外地工作難免會有住的問題

但我又是那種「沒錢人」,所以很多買房租屋的事都被「錢」給限制住了,若以長期來看

我會選擇風險較低的方式來解決住的問題,雲林人口外移的很嚴重,連斗六的房價都被拿出來討論了(貴!)

講了這麼多,純屬個人看法,請各位多多給予客觀的指教,感激不盡!
一頭河馬 wrote:
版主這次文章焦點清晰...(恕刪)


因為上次發的主題,

那時無法確定物價到底是如何變化,如何影響國體經濟,

這一個主題算是總結了吧.

有日本真實的資料為證,更能加強論點的可信度,

人口結構與通縮的影響倒底有多大,那個是要去抓到很精準的相關資料才有辦法研判.

將來好好注意"""日本的情況""",對我們會有很大幫助,這點我在上一個主題有提到.


如果日本真的惡化太嚴重,全世界還是要幫忙救,

我們的經濟體也是早已無國界,日本垮了或惡化太嚴重,很多國家受傷會很嚴重.

一頭河馬 wrote:
版主這次文章焦點清晰...(恕刪)



租房問題,看房東臉色問題

這個可能需要透入立法處理了,

我們的租屋法規目前算是很簡陋,

如果租貸關係,契約上已打上三年合約,單一方有毀約情事,

需賠償另一方幾個月的房租等.

所以問題在"""法""""的身上.

cccylll wrote:
工作到死? 退休一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 那也不過是近一百年的事. 工作到死又有什麼可怕的. 可怕的是除了工作, 我們還會做什麼?


退休這個概念是100多年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規劃的

當時規劃的退休年齡就是65歲,可是當時的德國人平均壽命是多少??

47歲

簡而言之,這個百年前世界第一個提出的的退休制度,根本是沒打算要給付的

現在人類壽命又大幅增加,能享受到退休制度的上一代真的是幸運兒

我不認為我們這代之後會享受到什麼好的退休福利

日本目前就是這樣,年輕一輩已經有拒繳年金的年費趨勢

因為隨著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持續下降,現在繳的年費未來不一定能享受得到

所以大家還是把身體保養好,真的要有工作到老的準備

另外一項更偉大的運輸技術,


未來行星列車橫穿美國大陸隻需21分鐘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5633367.html


超音速20余倍的列車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們看來並非是科幻。他們正著手研制“行星列車”——地下真空磁懸浮超音速列車。這種“行星列車”設計最高時速為2.25萬千米。它橫穿美國大陸隻需21分鐘,而噴氣式飛機則需5小時。

  這項計劃要求首先在地下挖出隧道,鋪設兩根至四根直徑為12米的管道,然后抽出管道中的空氣,使其接近真空狀態,最后再用超導方式行駛磁懸浮列車。工程的費用龐大,一旦建成,可坐收其利。因為在極低溫的超導狀態下,電力幾乎沒有損耗,列車減速時的剩余電力還可得到還原利用,行駛列車所需的能量隻是飛機的2%至3%。它不會產生噪聲、廢氣和超音速飛機所帶來的沖擊波。圖片為設計模型


------------------------------

行星列車,查一下可以看到一些東西,雖然目前資訊還不是很多.

-----------------------
換算成在台灣,計入各站停車的時間,也許
台北到台中只要5~~10分鐘??或更短??
台北到高雄只要10~~20分鐘??或更短??
假如把日本當作通縮的例子
或許換個角度想
日本是全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
雖然已經快要被大陸超過了
日本經濟泡沫的時間很長
但是目前國民所得與經濟成長仍是正面
另外
目前全世界的人口仍然是不斷成長
假如把台灣少子化當作房價會下降的理所當然的想法
要不要考慮一下目前香港的狀況
台灣的人口與土地分配極為不平均
很多地段就算幾代不吃喝的工作也買不起
相對的也很稍微辛勤努力就買的起的地方
假如身在台灣還會很擔心通縮的問題
那我也想不出換到那個地方會好很多的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