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明知道房價貴得離譜,為什麼你跟我還是一邊找(看)一邊罵,還隨時準備出手...

買房子跟買一般東西不大一樣,因為每間房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兩間就在隔壁,室內都一樣,也還是不會完全一樣(比如方位,大門跟電梯的關係等等),所以價錢也就都不一樣。

決定房子好壞的條件很多,包括地點,交通建設,生活機能,周遭環境,工作需求,小孩就學,房子的屋齡,設計,建材,管理,公設,車位,樓層,座向,屋內的情況,屋內的情況還有很多,這些條件越好的房子一定越少,想買的人也越多,自然就越貴。因為少,所以多半可遇不可求,所以一但遇到了就買了吧,不要太殺價了,斤斤計較的人是很難買到真正優值的房子。
kenjie_lin wrote:
看看股市表現吧
外資挹注就已經炒成這樣了
加上陸資呢??
上萬點恐怕不是不可能喔

很多人建議明年第一季再購屋
我建議乾脆再等2年半吧!!...(恕刪)


再等2年半
等股市上三萬點
然後一次給他絕望
因為你已被踹出這個圈圈

不過不是富人的圈圈
只是一般人的圈圈
因為
你一旦沒跟上腳步
就變成了永遠的窮人


以上只是我自已害怕的事
和眾網友無關!

kenjie_lin wrote:
依台北目前物價水準來看應該排行算前面吧
假設物價水準與房價是呈正相關的話
與國際幾個主要城市相比
台北房價相對是便宜多了


不要用虛坪價比人家的實坪價喔

比較一下普羅大眾的薪資所得

才能瞭解什麼是合理的房價吧@@
http://news.cnyes.com/dspnewsS.asp?fi=\NEWSBASE\20091006\WEB301

瑞銀:未來2-3年內 台灣房產每年漲幅5-10%
瑞銀展望國內房地產市場走勢,表示房市並未出現供需失衡的現象。其論斷基礎在於對今年 1-7 月營建執照核發數目的觀察;再加上股市回溫、低利環境等因素交加,瑞銀預估未來 2-3 年內,房產每年漲幅在 5-10%。

瑞銀證券投資研究副總裁鍾朝安表示:「展望未來,房市基本面沒有悲觀理由,房市供需呈現健康狀態。」

鍾朝安認為,從台灣建執照核發數比去年同期還減少 50%的情勢來看,未來市場供給不會發生過多的情況,這有助於房市表現。


我好奇的是,
既然大家都知道房價要一直漲上去了,
建商應該也沒理由不知道,
那理論上應該是要多申請建照並加快推案才對阿,
怎麼建照核發數反而降低??

再看98年7月內政部公布的地價指數資料
http://www.land.moi.gov.tw/filelink/1051c-1.pdf?cid=1051
建商這麼看好房地產的話,
應該拼命搶地買地然後蓋房子來賣阿,
理論上地價應該漲才對阿,
怎麼地價指數反而不增反減 ???


kenjie_lin wrote:

假設物價水準與房價是呈正相關的話
與國際幾個主要城市相比
台北房價相對是便宜多了
...(恕刪)


以上大大說的話跟圓熊的老大說的一樣, 他也是這樣對馬說,

不過他可能不了解 :國際幾個主要城市的平均國民所得是台灣的好幾倍,
這幾年台灣更慘,比起他國月薪不漲反跌,
現在大學生能領到2萬就要偷笑了,
記得10幾年前,2萬的工作都沒人要做,現在則是一堆人搶著做


若希望台北的房價能跟上國際,那薪水也得跟的上國際才行
才不會被笑只跟上一半
所以~~~
政府應先規定大學畢, 月薪最低應從台幣10萬以上起跳
才能跟台北的高房價相配呀
有頭期款之後, 每個月的貸款比月租便宜, 當然是買囉~~

不然都是在幫別人付房貸反而不划算, 所以還是會買, 但是萬事起頭難, 難在自備款.
台北市的房價最終只會有兩種方式修正.

第一種,就是很多人的看法,會開始回跌,無論是緩步回跌,還是狂跌,都屬於這一種,理由是回歸市場基本面,不會跟大眾的實質所得脫鉤太久,所以修正回檔.


另外一種,就是台北市的房價會大漲,不是小漲,而是大漲,但買房的別高興,這是代表幣值變薄.
bbe022001 wrote:
再等2年半等股市上三...(恕刪)


沒錯, 我同意你的擔心, 因為我也是這樣想的

會再去拼一間房也是因為不想掉到M的左邊. 但是這樣的想法可能不適合所有的網友, 畢竟生活品質還是要兼顧, 不能為了一間房而喪失了基本生活條件

預算有限的話, 想要大坪數, 就得用時間換空間, 不然就只能接受小坪數的市中心物件了

這跟多空無關, 而是很現實的問題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bbe022001 wrote:
再等2年半等股市上三...(恕刪)


為什麼要等2年半呢?

因為2012年又要大選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