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價有下修壓力的新聞似乎被刻意忽略了

Helfgott wrote:
其中揭示了房價有下修壓力的警告



基本上央行已經是政府中最中立的單位了,
但是為何房價下修,對大部分平民百姓而言是好事,
央行卻用"壓力""警告"的負面字眼來描述?
顯然政府要注意的總體經濟問題,跟我們小老百姓只關心買不買得起房子,是不一樣的!

何況以當今的媒體生態,是你當老闆,會浪費時間報導這種研究內容嗎?
媒體幾乎都是被包養的,就算是政黨色彩明顯的,看在錢的份上,似乎也很難不低頭啊!

js1657216 wrote:
政府要注意的總體經濟問題,跟我們小老百姓只關心買不買得起房子,是不一樣的...(恕刪)


沒錯, 央行這一個報告是在警告銀行業 (而不是我們小老百姓), 因為房市還有下修的壓力, 勿放款太寬鬆, 以免爆發類似美國次貸風暴的事件, 造成金融系統的不穩定.

js1657216 wrote:
何況以當今的媒體生態,是你當老闆,會浪費時間報導這種研究內容嗎


如果我當老闆, 當然不會浪費時間報導這種研究內容, 因為不想也不敢跟錢過不去, 也因此, 就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許多媒體被當成是置入性行銷的工具!
君不見,政大教授張金鶚的能見度已經越來越低了,看空房市的言論肯定不見容於建商、政府(希望做多,營造台灣是個多值得買房、投資的地方,不樂見有看空台灣的言論)、投資客(相對人多但勢薄的買屋自住客來說,投資客是社會上有勢力的一群,除了錢比多之外,認識有權有勢的人如立委、政府官員…也比市井小民來得多吧!)…

即使我不是媒體人,聽各位的分析也深覺有道理且合邏輯,試問狀況如下:媒體收到同為民眾/學者投書,一篇是看空房市,一篇是看漲房市,如果你是主管,你會讓哪篇上?如果是我,考量到建商的廣告(也是薪水的來源之一),肯定抽看空、上看漲;相同的,自家記者的報導,看空上、看漲上?不用再多說了吧!幾次碰壁後,哪個白目記者還會寫看空的報導或是去拜訪預計會看空的專家、學者。

這是個現實的問題,有幾個人真能不為五斗米折腰?
看空的學者、專家大都不會拿口袋的摳摳去打廣告的..........所以不會是媒體寵兒!

反而,只有賣房子的人才會猛拿廣告費,砸給媒體,請他們多加『轟上』宣傳。.......衣食父母啊!
覺得貴, 不要買就好了, 如果對自己有信心, 就堅持下去, 如果這真是個泡沫, 那你就賺到了.
看空看多, 自由心證, 何必牽拖來牽拖去.
我比較懷疑的是, 看空的人買了之後是不是就變個臉了?
永遠有比你窮的人想買你的房子.
aron.yang wrote:
覺得貴, 不要買就好...(恕刪)


+1

今天還沒買房是一個臉...

明天買到房 又是一個臉.....

嫌貴 不要買房 慢慢等就好了 不是現金為王嗎? 又何必那麼緊張房價漲 漲就不要買阿去租就好了.. ( 有一個 C

教授說的) 一直等 慢慢等 有一天會是你的 如果貴不買房不急沒放在心上又何必管誰說..

反正全台空屋那們多 嫌貴 慢慢租 5年 10年都可以啦...
談天說地 wrote:
明天買到房 又是一個臉.....

你應該就是這種臉吧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a02474 wrote:
你應該就是這種臉吧...(恕刪)


買到房 當然希望房價漲阿!

我又不否認 總比板上1堆人好

所以大家都別吵了,有房的或要買的一定看多,沒房的惑要買的當然看空,就像賣瓜的一定說瓜甜一樣,看多的文章看空者別虧,反之亦然,一年後再把文章拿出來鞭就知道誰勝誰敗了,大家加油啦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中央銀行應該只有管貨幣而已..
應該管不到房市漲跌...
我想應該有弦外之音..

大概是不希望銀行再借錢給人貸款房屋.
或是不希望股市的熱錢再轉進房市..
我只能猜到這一步.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