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mpaul wrote:
荷包縮水了
實際上也...(恕刪)
好笑的是如果原材料成本那麼高
高到台北的房價還有漲的空間
那我請問?高雄的房子誰要蓋?
台中的房子誰要蓋?
台灣台北縣市以外的房子用的料難道都是爛貨嗎?
高雄市區新大樓一坪才10萬
可見得一坪建材來說頂多5~6萬,不然建商蓋來賠錢的嗎?
誰都知道台北房價高高在地價
房價跌地價自然而然就會低
事實上高物價,相對來說房價反而會因為老百姓支出增加更難上升
房子價值多少來自於有沒有人要買
你不買,台北市區一坪10萬他還是要降
房子都蓋了,放著也是折舊阿
換個角度來說,三峽一坪100萬有人買
他就還是會繼續賣100萬
我最近去看台北縣建案的心得
大部分建案400~700萬左右的賣的最好
很多建案賣了很久兩房物件都賣的差不多了
代表什麼呢?大部分的上班族雙薪家庭能負擔的起得就是這個價錢
等地段差千萬左右的物件開始越來越難賣
價格當然就會下來...這只是個人看啦
wynn0922 wrote:
好笑的是如果原材料成...(恕刪)
個人已經說的是新房子蓋的建案,不需要這樣引東去指西,
以通貨膨漲,物價年年漲的來說情況來說,
每年推出的建案,必定會繼續漲下去,原料就是持續在漲,
如果數十年前的房子,現在要用這說法來說會持續漲當然不對,
至於房市炒作又是另一回事,單就荷包縮水,物價漲來說,持續蓋的房子會不會漲?!是很明白的事!
但以這幾個月很密集的看屋經驗下來發現
(範圍在北縣:中和、永和、板橋、三重一路到新莊和泰山鄰近捷運周邊的物件)
價格從1月份最底,之後就開始逐漸變硬...最近甚至調漲的趨勢....
那時在版上就看到很多人說價格會在降,所以遇到中意的物件想說就慢慢來,
最後,幾乎所有中意的全部都賣掉了...(有興趣的版友可以PM給我,我在透露給你們知道是哪些..)
剩下的都是些有些小問題的物件,例如格局差、採光不好等。
我是有購屋需求的人,沒在版上發過任何看空還是看多的文章,
但發現版上越來越多看空文...應該繼續相信嗎?
雖然大家都說目前非常不景氣,但是在台北工作的各位,大部分的人都會想住北縣市吧?
能住北縣市,有誰不想住生活條件與機能都好的地方?
這應該就是某些特定區域價格越來越高的原因吧!(例如捷運周邊)
但條件不好的地段,要漲應該沒人鳥吧...可惜那也不是我要的
真的拜託房價不要再漲了!
越漲壓力越大,錢就那麼多...唉
現在越來越羨慕版上那些在台北市或是板橋、中永和有好房子的大大們了~~~
大豆頁平 wrote:
其實景氣一直不好,只有股市才有很好...(不過三大法人一直賣超,誰在買啊??)
不好意思離題一下, 最近如果你有仔細看, 外資從底部一路上來都是站在買超的位置上..
哪裡有一直賣超???
====
回歸正題, 最近一直在看房子, 我也有遇到跟前面一樣的情況.
四月份開始看房子的時候, 房仲一直打電話來煩我, 反而最近幾個星期是完全沒接到打來煩的電話..
倒是在內湖那邊看到一棟不錯的, 打電話給綠色房仲, 說目前沒人有空, 要我留下電話, 他們再約時間帶看..
結果, 一直沒跟我連絡, 倒是那個房子在網站上被下架了..orz
又在劍潭那邊看到不錯的, 也跟家中長輩一起去看過了, 決定要跟三個字房仲出價..
遲疑了兩天, 林老蘇勒, 又被下架了是怎麼樣....不是聽說這間賣了半年還沒賣掉嗎...
長遠的未來不知道會怎麼樣, 但可以確定的是, 就我這種每個週末都在看房子的人來說..
也能感受到, 整個市場真的變熱了...

------
我覺得開板者用經濟成長率變化來衡量或許是蠻有道理的..
目前公佈第一季成長率 -10.24%, 預測 第二季 -8.5%, 第三季 -2.98%, 第四季 +5.2%..
去年底到今年第一季, 確實是市場最冷的時候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