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oamdog wrote:
買賣這東西是很公平的...(恕刪)
人性就是這樣啊!!
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殺頭生意有人作,賠錢生意誰要?
基本上在各大房地產討論區,買方的數量絕對是佔多數(可能買方80%,仲介15%剩下的才是賣方..自己亂抓的)
說穿了,很多討論區就是一堆買不起房子的人(我也是)互相取暖,罵投資客,屋主,仲介,建商,...
那天自己要賣屋,換屋,有幾個"過來人"會體會當初買方的心情?
假設你當初一坪買40萬,隔壁或同社區最近分別一坪"成交"42萬,跟38萬,
請問這邊的人你一坪打算"開價"多少丟出來賣?是38萬,40萬還是42萬?
我想開價一坪45萬都算很"保守","客氣"了!!
同理,如果真有一個這麼佛心的人,當初買入價40萬,附近成交價也約莫在40萬以上~42,43萬左右,
於是就很誠懇的開價每坪40萬元,
請問,又有多少人會一毛不殺就買下來?還是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照開價打個7,8折再叫仲介去談?
如果你是屋主,遇到這樣的買方會怎麼想? "早知道,就先照附近行情先乘個至少1.5倍去開價算了!?"
有沒有真的阿殺力,符合市場行情的就不囉唆,直接下訂的?
有!但輪不到你,有這樣的物件,仲介第一個一定先找長期配合的投資客,
看屋快(有的根本不用看,附近的物件瞭若指掌),付訂乾脆,以後跟仲介合作的機會有多,
找一般買方..
嫌東嫌西(就是想辦法找理由殺價),白天看,晚上看,平日假日看,老公/婆看,父母,阿姨,風水師都要看一遍,
到簽約還想辦法試試看能不能臨門一腳砍個意思意思(好像不砍價會不吉利一樣),
兩相比較之下,誰較能買到超值(或物有所值)的物件?
所以,不要再嫌開價多離譜的,有成交才是真的,
多看屋累積經驗值,對目標地區的物件多瞭解一下行情與成交趨勢,
看到中意的就直接照心中的價格去談就是了.
haward0228 wrote:
2009-04-23 22:09 by haward0228
假設你當初一坪買40萬,隔壁或同社區最近分別一坪"成交"42萬,跟38萬,
請問這邊的人你一坪打算"開價"多少丟出來賣?是38萬,40萬還是42萬?
我想開價一坪45萬都算很"保守","客氣"了!!
同理,如果真有一個這麼佛心的人,當初買入價40萬,附近成交價也約莫在40萬以上~42,43萬左右,
於是就很誠懇的開價每坪40萬元,
請問,又有多少人會一毛不殺就買下來?還是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照開價打個7,8折再叫仲介去談?
如果你是屋主,遇到這樣的買方會怎麼想? "早知道,就先照附近行情先乘個至少1.5倍去開價算了!?"
有沒有真的阿殺力,符合市場行情的就不囉唆,直接下訂的?
有!但輪不到你,有這樣的物件,仲介第一個一定先找長期配合的投資客,
看屋快(有的根本不用看,附近的物件瞭若指掌),付訂乾脆,以後跟仲介合作的機會有多,
所以,不要再嫌開價多離譜的,有成交才是真的,
多看屋累積經驗值,對目標地區的物件多瞭解一下行情與成交趨勢,
看到中意的就直接照心中的價格去談就是了.
嗯 非常同意 以前換屋賣房子 都是以當地行情減一點 然後不二價
同社區的人
立刻就買走了..
而買房子
我也大概採取此方式 先考量當地行情與自己能力 倒不會一定要殺多少
所以 只要覺得OK 從看到決定 大概不會超過5天
只是 看到那麼多人買房子一定要幾折幾折殺
看來
我下次要賣房子時 恐怕價位要開高一點讓買方殺得夠 ...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