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成核能常會引用所謂台電專家的說法,小弟也算是學科學的;所以想先討論一下我們對於科學的詮釋。
現代科學常是建立在統計與機率上,我們也知道如果要從收集到的資料往外推;那變數或誤差可能都很大
這些在科學上都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值得研究的題目;但在現實生活中考量可能就不同
以橋樑或堤防來說,大部份是依照所謂的幾百年洪水頻率來設計的
之前台灣也發生過洪水超過設計值的狀況而斷橋或潰堤,這些相對都能接受
因為這些誤差所造成的傷害,相對時間短與範圍窄
但核災恐怕沒那麼簡單~
有人建議要補強台灣核電廠的防震,我覺得也很不錯;但嚴格來說這也是一個假議題,是空砲彈
請問:要補強到什麼程度呢?
請先看下面台灣核電廠對於地震安全的設計基準
一、核一廠: 係將1909年板橋規模7.3之地震,假定發生在距核一廠最近距離處(約8公里)的新莊斷層(或稱金山斷層)上,經計算推定核一廠之設計基準(安全停機)地震係數為0.3g。中央氣象局震度分類將大於0.25g之地震震度均歸類為最高級之6級地震。
二、核二廠: 係將1909年板橋規模7.3之地震,假定發生在距核二廠最近距離處(約5公里)的新莊斷層(或稱金山斷層)上,經計算推定核二廠之設計基準(安全停機)地震係數為0.4g。
三、核三廠: 係將1920年花蓮外海規模8.3之地震,假定發生在距離廠址35公里之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交界處,經計算推定出設計基準(安全停機)地震係數為0.4g。
四、核四廠: 係將1908年發生在台灣東部規模7.3之地震,假定發生在距核四廠址最近距離處(約5公里)之地體結構區分界處,計算推定出設計基準(安全停機)地震係數為0.4g。
簡單來說:就是把有記錄的大地震規模,放在最近的斷層上;來估算最大危險。
但台灣有地震紀錄,可以估算規模的時間大概就是這一兩百年;這樣有辦法估算最大危險?(這次日本地震的規模遠超過這些記錄)
海嘯也是,福島核電廠當初設計對海嘯的預防能力是高7公尺;這次來了14公尺
如果是一個科學家,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自信來保證核電絕對安全(除非是那種看到p<0.05就以為是真理的不入流貨色)
只有政客可以~
國內工業用電價格自六十八年至今均未調漲,去年(2007)平均每度電價是一點九三元,遠低於民生用電的二點六三元,也因為一直被外界詬病「民生補貼工業」,台電此次大幅調漲工業電價,以拉近兩者間差距。 http://www.tycg.gov.tw/main/main_discuss_detail.aspx?classify_sn=1&keyword=&page=0&sn=8526
1.工業大戶必須承擔的能源風險,為何要全民買單
2.低廉的工業用電成本,讓工業大戶根本不想多花錢在改善能源損耗上
3.人民不管怎麼節能省碳...也不過就是減少12%中的一點點..工業大戶如果肯省...省得才多~~
別在圖利財團 剝削平民了
寶島只有一個 問問自己 1.就算核一核二核三停止運轉100年後 我們敢住進那個區域嗎 2.又有誰敢讓核廢料擺在自己家旁邊... 如果上面兩個問題答案都是No 那麼地小人稠的台灣 用掉一塊地蓋核電廠 就少掉一塊地可以住人 台灣更沒資格發展核能
nsgt wrote:
只要有低廉的替代方案來代替,廢核當然指日可待,問題是這個政策規劃應該由喊非核家園最大聲的某政黨在執政時就規劃進行了,現在在野了才拿這個出來喊,聽了只讓人再灰心一次,現在執政的應該馬上著手規劃了啦,不管以後誰當選,替代能源是一定要持續發展的...
...(恕刪)
有啊,他們有規劃啊, 你不知道台電的台中火力發電廠增加機組是誰下令的嗎?還有桃園大潭火力發電廠
所以,都有配套的. 等2012換人執政後, 台灣要全力發展火力發電, 電費不會漲的, 火力發電成本還算便宜. 也不會限電的, 火力發電的供電力很強
現在最缺電的北部地區, 桃園還可以增加更多的火力發電機組. 核四可以廢掉原址改建燃煤火力發電廠
別被台電恐嚇了, 台灣將成為火力發電大國. 只要2012換人做做看, 就要全力擴建火力發電機組兩倍, 廢掉所有核電廠
火力發電台灣能源都進口,如果一天人家不賣給你(都反核都用火力發電)台灣買的到燃料嗎?且火力的c、s、n很高的,會有酸雨的現像(酸化漁池沒漁吃,酸化農田沒飯吃、酸化水源沒水喝、酸化建物都成危樓),要加氫脫硫又是一個加工又要能源,此外如果碳太多還要去種樹但台灣沒有地種怎辦,去越南租地種樹,還是去澳洲買碳權,這樣又要加電費了,所有工業運作太依電力了,台灣己沒有什經濟力了,如果再沒電不但沒經濟力生活品質也會下降的。
所以說只有回到原始才沒有須電的要求,版大這樣您還願意嗎?
大家應該還記得"侏羅紀公園"中一句有名的台詞~~"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
生物在地球上繁衍至今所依賴的準則讓我們“現在”依舊“存在"。
這樣說吧:
大家都知道台灣人口出生率下降(最低),天才的政客想用人為的政策來解決生育率降低,但我的看法是人類知道何時該繁衍下一代何時不該(這是複合因素multifactorial所造成),這是本能的機制想維持整個種族的存續(在特殊的時候減少某些下一代,在其他生物也有類似的情形)---"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這裡的生命不是個別的生命而是種族的生命(“自私的基因”))。
講了半天,回到核電:
生育率降低了,人口增長下降了,對能源需求減少了,核電自然會關機,不用擔心太多。
反過來,若人口一直增加,對能源需求增加了,不管用核電或是用火力發電換取來溫室效應,最終都可以殺死很多人, 人少了,對能源需求減少了,不管是核電或是甚麼電,又可以關機了。
所以不管是核電危機或是溫室效應,其實不用太緊張,這是大自然控制生命回到“平衡"的機制而已~
地球(或宇宙,大自然)最終都是贏家,生命永遠是輸家~ 差別只在於生命這種形式的“存在”到底能有多久,若我們希望生命這種形式的存在久一些(不是個別生命的存在喔!),唯一應該檢討的是我們人類是地球上少數極為貪婪的生命,為了無止境的貪婪永遠消耗著遠超過維持我們生命所需的能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