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這是我看過對房市分析最好的一篇文章


tkl wrote:
當沒有人討論房價的時候
當沒有人再呼房子的漲跌的時候
就是房價崩盤的時候
嫌貨才是買貨人
在這討論的全部都是買房的潛在客戶
你說,討論這麼熱烈
房價怎麼會跌......


是啊 是很多人等著買沒錯
不過是等降價的時候買啊
現在的價錢根本就是炒作出來的
反正年輕人有的是時間
租個幾年房沒什麼大不了的
討論越熱烈表示大家越不想現在買啊
異鄉苦工 wrote:
是啊 是很多人等著買...(恕刪)


那你想跌多少的時候進場?
你知道其他人跌多少會進場?

muto999 wrote:
我不是投資客 , 我...(恕刪)


大大的回文,比樓主的還好,觀念也和我的一致。

只是我個人再多投資概念。


tkl wrote:
那你想跌多少的時候進場?
你知道其他人跌多少會進場?


我覺得七成就可以進場了
你以為到時候又會加價競爭嗎
想太多囉
樹倒猢猻散
氣勢一起哪能不跌
畢竟現在的價錢都是炒作出來的
房子哪有那麼值錢

異鄉苦工 wrote:
我覺得七成就可以進場了
你以為到時候又會加價競爭嗎


你比較實際,願意拿2011年的價就進場


我也認同不太可能會加價競爭,頂多是會有很多人想繼續等到2010~2008的進場價等到最後沒機會進場而已
tkl wrote:
當沒有人討論房價的時候
當沒有人在乎房子的漲跌的時候

這是房價無量下跌,
長期走跌,
才會有的現象.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滅盡緣於集起 wrote:
2. 喔原來你 不願意便宜賣? 那要如何怪房價大漲?
沒人要便宜賣,價格是往上漲 還是往下跌???...(恕刪)


雖然滅盡緣的論調有許多人認為太偏激

但我從他的論調中想出一個脈絡(或許有人說太理想化)

請賣家不要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年輕時身為無殼蝸牛

經過幾年努力打拼賺錢費盡千辛萬苦

終於買到一間可以遮風避雨的窩

然後住了幾十年

可能因為孩子多了、大了或退休想去鄉下圖清淨了

要將這間房子賣出

請你摸摸良心開個公道價給這些只能買2手屋的無殼蝸牛自住客

而不要賣給那些出高價、炒房產、買空賣空的投資客

0905ep wrote:
我舉個最間單周遭例子
我女友他們家一家四口(父母兄妹)
30年前在內湖用80萬買了18坪小房子..辛辛苦苦貸款了10多年還清了

如今父母年老~~哥哥想成家並且只是想買個隔壁好照顧年邁父母
怎知隔壁這30年老房子現今居然要價1200萬(恕刪)


以這案例來看

若是主客易位

是你女友家要賣的話

你會建議賣多少?

或許你會說

"30年前的80萬是很大的耶"

"30年前內湖交通不方便,還會淹水,現在變得多方便啊"

請你想想看

30年前一公升汽油多少錢,現在多少錢

30年前一份排骨飯多少錢,現在多少錢

再漲也沒漲10倍吧

至於交通建設與排水建設

這些是政府拿所有納稅人的錢來蓋的

等於是全台灣人出錢改善你家周遭環境

不是只有你自己出錢

你卻用來炒高房價,賣房的價差所得大部分都進了自己口袋

對於其他人來看

一點都不公平
EmperorLord wrote:

對,問題就是這些,而開版轉貼的文就是在說服大家現在是「最貴的時候」

假設「起跌點」是目前有力候補之一的「2016年」,那就代表還有三年的成長期.......

別的不說,每個人都可以去翻2011年年中的文章,那時看空的文也能洋洋灑灑的列出一大堆似乎不容辯駁的說詞(而且我當時頗認同),但結果呢?

==
另外,只有沒人知道它會爆的才真正的是「引爆點」,大家都盯著它看的一般來說都不會真正的爆
所以你說現代資訊流通所以擦鞋童理論已不明顯,那連動債、冰島案例在前,讓我不得不對你這論點存疑…


...(恕刪)


高點往往要在過了之後才能確定,所以現在是最貴嗎?我也不知道

即使起跌點在三年後,那自住者就應該現在買嗎?恐怕答案還是否定的,因為一旦下跌,往往還會跌過頭,跌到絕望,跌到即使想賣還賣不掉的時候才會止,那時候是房價還會跟現在一樣嗎?若還會一樣的話,那就不叫跌了,只能算是漲多拉回整理而已。

當然投機客買賣只問賺不賺,不太可能放太久,放三年,有賺,賣了ok,但自住客即使賠了,也不可能賣。當真正起跌點開始的時候所產生的多殺多現象,不就是買在最高點的投機客所為嗎?

{只有沒人知道它會爆的才真正的是「引爆點」}----當然,所以傷得才會又深又嚴重,非常同意你的話

{你說現代資訊流通所以擦鞋童理論已不明顯,那連動債、冰島案例在前,讓我不得不對你這論點存疑…}
-----我的意思是資訊流通快的話,一發生什麼事大家馬上會知道,不像是過去資訊流通慢,因此擦鞋童代表的是最後一個知道訊息的人,若連他都知道可以賺的時候,代表已經是最後一棒了。但現在房價漲跌愈來愈清楚,有任何資訊被公開,馬上就所有的人都知道,那還有誰是最後一個知道訊息的人呢?所以我才說擦鞋童理論已不明顯。
連動債是因為美國銀行放款太隨便,造成銀行呆帳太嚴重,然後還將這些債務包裝成金融商品賣給其他人,造成連鎖效應,不止銀行死,買債卷的也死,造成大家一起死,冰島破產案例是因為銀行向外國借太多錢投資,結果虧損太多造成的,不曉得跟擦鞋童理論有什麼關係

于智安 wrote:
台灣炒房十年,經濟沈...(恕刪)


結論下的奇怪

邏輯錯的離譜

作者認為台灣大多數的人是希望房價漲

結論又是房價明年繼續跌

謬論一篇
  • 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