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2千萬的房子到底有多少人買的起?


大亨堡119 wrote:
這個德國的idea真...(恕刪)


其實德國的idea真的不錯,但在台灣只要能完全以實價課稅建立公平的遊戲規則很好了。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其實真象越辯越明,有錢人是真的可以買的起2000萬房子!

單就房租收入,現在台北市的房價房租比高達1000,獲利率才多少?
2000萬的房子在大安區才租2萬多,房租收入要每年100萬,資產就遠不止2000萬!
有資產的人才有房租收入吧~

那些數據把全台的地主都不算在內.......

既然那些數據是扣除房租收入,有錢人大多有房吧,這些都不在那些數據之內,所以大家就不用看了~

但買的起不代表買的甘願,除非地主的房子生出房子!

所以台北市的泡沫還是太大,我想這點大家都同意!

只是地主與建商少賺些,投機客跳樓而以!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sambad wrote:
你這種只加分子不加分...(恕刪)


唉,小老弟,給你台階下!

難到您沒見過很tough的referee,看不順眼就reject?

還是您投的journal太後面???

你一直說2000萬的房子前20%的人都買不起,但你的數據沒有房租收入!

地主都不算人.....

您沒算進去的才是真正買的起的人,這個錯誤真的很大~

也難怪從您的分析裏一直要貸款買房,拿1/3交房貸!

modeling對我才說只能看趨勢,理論與實際誤差幾倍都不知,當然以實驗為準!

以理工科,modeling不容易生存,沒有實際的device驗證,都是個屁~

連台大的教授都如此認為~

一直努力要調數據,要別人給數據,實戰的人是直接想辦法做出來!

-----------------------------------------------------------

老實說,在竹科六年,應錯過十年前那段每好歲月,所以應沒看過那些領股票的老人爽爽的過日子!

主管應還在,再跳景氣也一樣,只是收入變少,撈飽的就退休去~

在業界待過,一般國立普通大學都要fresh phd,除非混過美國,不然頂多國立科大會稍加考慮

最多的是在私立大學教書

私立大學的研究生好的都往國立跑,老師要出paper很辛苦

我一直很同情私立大學的老師

如果您是國立大學的老師那算我看走眼~

在01不是您的主戰場

與一些老江湖辯沒用!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總比例來算好了,20%是哪些階級?

中小企業或公司老闆算不萬?金融業中皆以及上主管算不算?士官長算不算?軍官算不算?8等職以上的算不算?

乖乖,我怎麼算都好像過20是怎麼回事?
rogerkuo2001.tw wrote:
唉,小老弟,給你台階...(恕刪)


還是一句老話,管你有沒有見過多少有錢人,要加分子就得加分母,這樣才算的出比率。
referee有多tough不重要,分子分母搞不清楚就不及格,那種tough不叫tough而叫不夠資格當referee。
做民調因為有拒查更無法統計到全部的國民所以永遠都不準,但還是得做民調,就如同沒辦法統計真實的收入但還是得用能統計的部份來計算。
另外,不必去扯什麼分紅什麼芭樂,你沒見過領救濟金過日子的?當你在算比例時,加了不明收入就要加那些不明損失與根本沒賺錢的,可惜這個部份永遠統計不出來。
當你在說誰多有錢沒被統計到時,也請記得社會上有更多窮困潦倒而沒被統計到的。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sambad wrote:
還是一句老話,管你有...(恕刪)


您是私立大學老師?

有概念的人都知道,referee不是你找的!

referee挑一個毛病就夠了!

我從不人身攻擊,純就事論事!

說我數學不好,這種話請不要再說,不要惹禍上身!

一直在討論分子分母,大前提的設定有誤,還需考慮嗎?

Modeling有誤,不要再討論這個議題了!

您是一直強調沒人買的起2000萬的房子.....

教授的臉不易拉下來,大家都知道!

不然烏賊戰術會弄臭您的教授名稱~

請改個主題吧!

-------------------------------

改個如何讓政府增加競爭力如何?

痛批政府是教授最會做的事

這樣您一定可以好好發揮

不然經世濟民也可以

不要再發表2000萬房子沒人買的起的不實言論就好~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你太看不起台灣有錢人了

隨便貪汙一下就不只兩千萬
買房子
跟收集玩具沒兩樣

rogerkuo2001.tw wrote:
您是私立大學老師?有...(恕刪)


剛才不是有說,我有當Journal Guest Editor,難不成是你在找Referee?還是你找referee的經驗比我多?
至於在哪兒教就用不著你操心了,至少我教的學生排名應該在全國前5%之內,不必解釋分子分母解釋的那麼辛苦。
你犯的錯誤是只看到有錢人沒列入繳稅統計,卻沒看到更多窮人也沒列入繳稅統計,不足以推翻政府統計資料的代表性。
我強調的是"全國收入前20%家庭平均起來買不起兩千萬房子",而不是大家都買不起,前5%的家庭可以買的很快樂這是事實。
弄臭名聲沒啥大不了,你舉的出合理的數據,我當然要承認錯誤,而不是很虛弱的嘴砲說誰誰誰領了分紅收了房租而不去看路邊的流浪漢。比例即是比例,要算分子時就要加分母,否則你的分析就不公正客觀,就數學上說那就是程度不好。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stephen02 wrote:
光是接近或超過300...(恕刪)



用車子來評量太膚淺啦...


身邊月入6位數的人都嫌一千多萬房子下不了手了...

2000萬以上房子簡單?



台北市應該不太受影響...持續漲價中,福利真的不錯!

其他的,慢慢殺...

Piers Chang wrote:
用車子來評量太膚淺啦...(恕刪)


很多人會說你還沒到那個高點,看事情不是這樣看的!

哈~~~~等你擠進有錢人的行列~你就會覺得簡不簡單了!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