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40年房貸與亡國滅種..

40年房貸=減輕投資客資金壓力=房價泡沫繼續變大=殘害下一代年輕人

在換政府之前
請勿讓此惡法案通過

其實, 說40年房貸, 最終會導致房價上漲至某個水準, 這也不是必然的邏輯,
假使實施了該政策, 而且房價也真的上漲了, 難道能說是因果關係嗎?
當然不是, 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 就算沒有這個政策, 房價很可能還是要漲的.
該政策原本的用意, 只是要提供一個選項.
假使你現在負擔不起房貸, 又很想買房子, 40年房貸是個機會,
或者你也可以每天抱怨, 然後等待看看哪一天會不會房價崩落到你可以負擔的地步, 哪一個會是比較實際的作為呢?
指望換政府? 換了保證不會漲? 等待房價崩盤? 那屆時經濟應該也崩了, 很可能你也丟了工作, 不敢買了.

再者, 其實還可以有些配套措施, 例如只對第一間自住的購屋才可以選40年等等, 雖然也許效果有限.
但不管如何, 我看到新聞報導這消息時, 好像受訪者都只是一個單純想法:"必須"要再多背20年房貸,
很多所謂的"民意反應"都只是一個未經思考的"錯覺"罷了,
這也是為何馬政府一天到晚不敢"違逆"這些"民意", 卻也搞得一踏糊塗.
誰是既得利益者.............財團+銀行
所以咧

nanno wrote:
到底是民之所願, 常...(恕刪)
我是蓮霧王 ~路過蓮霧園
前面不少發言強力捍衛四十年房貸的人
如果身份是投資客或建商仲介大地主等
那我沒話說
他們是本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比較令人遺憾的是
有些只有一戶自用住宅在精華區的小老百姓
也傻傻以為房價高漲是賺到
那真的很令人悲哀
望著節節高升的房價
自以為身價水漲船高
努力幫腔維護政府的多頭助漲政策
等到有一天想換屋
或家人要另外購屋
才發現房價已經高到負擔不起
被迫遠離熟悉的環境
搬到房價低兩三個檔次地方
或是要背起另外二十三十年的房貸
到這時候他們才會覺悟
被騙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不要相信甚麼財團金主陸資會搶買房子囤積起來
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的鬼話

錢在多也是會投入能賺錢的地方
高收益的商辦旅館店面有可能是大筆資金的流向
但是價錢高租金拉不高沒有人會願意長期持有

住宅就更不用說了
管理不便收益更低
買來囤積根本是睜眼說瞎話

買進只是為了轉賣賺差價!!!!!
賣給恐慌的自住客

真正能夠撐起市場價格的
是人數佔絕大多數的自住客
想買房的人請三思
你真的想要在高點替投資客解套
讓他們獲利出場嗎










我想買股王宏達電
可是我買不起
是不是也可以叫政府打壓一下股價讓我能買的起呢?

股價有起有落
房價也是
你沒能在房事低點進場那只能代表你沒本事
等到房價高點時再來唉買不起
那些已經買到房子的人也可都是自己拼來的
多請教一下過來人的經驗
你不行動再唉十年二十年一樣還是買不起



我家貸款都交不完了,還推四十年,要連三代都沉淪嗎?

hb8031 wrote:
40年房貸=減輕投資客資金壓力...(恕刪)

40年低利房貸一定有首購、金額.....等限制的!
如果你已經懂得如何搞錢就行了。


那些規矩對你而言根本沒差。



總是要有人成功,有人才會失敗阿。


誰沒失敗過?

要怎麼站起來,感謝上蒼。

ymtien wrote:
人活在這世上短短幾十年,不是只是為了錢和房子而活著,這世界上每個人的際遇和生長背景都不一樣,很多人也不想

一直都只領22k,這社會上有很多弱勢的人,一輩子努力也不見得可以翻身,你現在可以幾年就有700w,那也許是你

真的很努力,也或是你上輩子燒好香,但不要以你現在的情況來和別人做比較,或是大聲的說一輩子只領22k就不要買

房之類的話,做人厚道點,有時人的功成名就可以在幾年內建立,但別忘了天有不測風雲,一夕之間也可能會化為鳥有,

不要站在高處就自儌的看低在低處的人,改天你也是有可能在低處,事事多變化~...(恕刪)


+1

福不可享盡
既然有能力了
就要做一些對大眾有益的善事
而不是嘴巴說些風涼話
老天會看的....
我買不起IPHONE 可以請政府打壓一下售價 5千嘛?

我買不起benz 可以請政府打壓一下售價到10w嘛?

我出門連汽油都加不起了 可以請政府打呀一下到售價1L 5元嘛?

我吃不起 王品 三井 可以請政府打壓一下售價到50元便當嘛?

我穿不起 阿曼尼 可以請政府打壓一下售價到跟hangten 一樣嘛?

我也住不起帝寶 可以請政府打一下 到一p 1w好嘛


食衣住行育樂 政府應該要幫我們想想啊~~


不光是打房 是不是 其他也要比照辦理呢?
  • 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