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是房子太貴還是沒頭期款

登卡普 wrote:
所以我前面就說了,一(恕刪)


嘿,我又回來了~

關於補助部分,台北市計畫補助因屬第一級,所以不予以分配,但是~部分如"捷運系統及鐵路立體化"之類,中央一樣會補助。
*以下單位都以仟*
而一般性補助(如薪資、一些常見的老年補貼之類),109年台北市部分8,371,181(新北市6,664,180呢XD)
而台北市109年歲收部分則為 164,714,032 (新北市則是 164,188,035 )
同樣歲出部分則為 168,002,430 (新北市則是 178,688,035 )

有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經費執行與台北市獲配經費之說明
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一般性補助款編列情形表
109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
特別預算

以中央立場來說,"一般事務"上讓地方政府財政自行解決,而非一昧補助,另因台北市財政較為良好,所以補助相對較少(但以歲收來說,其實跟新北差不多),至於為何會台北市被列入第一級,明天看看有沒有機會問看看主計處~

回到頭來,房屋稅、土地增值稅,只是反映房價上漲或房產熱絡;至於薪資上漲,帶來效應之一就是房價上漲;但房價上漲不代表薪資上漲,只代表有人能買得起,有可能只是過個縣市的外地人(就好比天母vs三重蘆洲)
tany3472 wrote:
如果我是自住呢?何來(恕刪)



我先以建商來說好了~

一種是長期投資,土地老早在N年前就先買好,這個N可能是五年十年甚是更久,又或是以前集團買下的~

一種是購買後再去變更土地使用

一種是現在才開始整合收購

第一種,基本上要有一定資金,手頭上只有幾億的話,基本上做不太到

第二種,會算是比較常見類型,但也多數都是大集團在玩

第三種,多數都是中小建商才有辦法搞,就走一步算一步

通常一二種蓋一些企業大樓之類會比較多,真要長期持久跑去蓋住宅的並不算多(還是有,但跟現在比,大多數還是第三種)

第三種,由於出手慢N年,導致收購成本高上不少,你也說了,你轉賣時候當然是 原本購屋成本+稅金+一堆費用後+利潤才會是你想要的價格,同樣道理,建商在這階段也會面臨到不少這種狀況,拿我親戚收購好了~40年前地上權房子,樓層共2樓,你可以來猜猜看收購價多少? (單層坪數約20-30之間)

這些都是土地成本,再來建築成本~基本上可以抓個"建坪"10-20來萬不等,當然,看縣市別,也要看整體狀況而定,並不一定就是10萬,可能更低,也不一定20萬,也可能更高,就看建商怎搞了,但樓層高,相對每建坪價格會逐漸提高。

"新房子"到底能不能回到以前一坪20萬甚至更低?(我爸20年前是買20萬上下),我只能說,不可能、做不到

先不管薪資有無上漲,光是建材相關,只要原物料不在台灣,必然受國際影響~這不是想不想問題

這是新房子來說就是這樣,漲是必然,薪資不漲,建材還是會漲,更別說土地成本了~

所以真是建商賤商嗎?我只能說,不盡然。

一個土地開發案子短則五六年,長則十幾年,請問員工這段期間不用吃喝了?_?

那建商到底該賺多少利潤才合理?1%?5%?10%?30%?這就看你們認知囉。

我只能說,蓋房子不一定就是包賺,但有個事情千古不變



大者恆大。



那,回到主題,炒房到底該算誰?_?

真的只有單純一方就能炒起來?呵。真的就是銀行融資、建商狂蓋、政府不作為,這三方就能炒起房市?_?
jiahsien wrote:
嘿,我又回來了~關於(恕刪)

你回來強調這些可以GOOGLE找的到的常識要做什麼?

本版主題是在討論補助嗎?本版主題是在討論 → 房價太貴你知不知道?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