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vincent wrote:
首先,300萬買1000...(恕刪)
台灣雖然少子化多年了,但直到今年才正式邁人口負成長,死亡人數正式超過出生人口,而且人口減少速度未來會年年加遽,估計到2050年,總人口會從歷史高峯2019年底2360萬人,降至2000萬人以內。
台灣人口出生高峯時,每年40萬,最近幾年則降至約18萬上下,估計今年是16萬保衛戰。
很容易估算,總人口數,目前:
30萬(平均每年人口)×80(平均歲數)=2400萬
未來,約30年後:
25萬(平均每年人口)×85(平均歲數)=2000萬
其實過去多年,台灣平均人均住屋坪數是在增加的,平均擁有房數也是增加的。
但當年人口增加過快,房間興建雖有增加,但跟不上人口增加速度,未來新屋持續的興建,重劃區土地還是有很多空地,並且重劃區還是會持續規劃推出,而老屋又超乎預期的耐用。(台灣房子大多為鋼筋水泥,稍加整修,用百年以上,不是問題)
真的可以樂觀看待,台灣未來的住屋問題,絕對是可以獲得舒緩。(台灣土地雖不大,但空地其實還很多很多,以北部為例,光一個桃園市,如實地勘查,再增加一倍人口或建地,其實也容納的下,桃園面積是北市的4倍半,新北面積是北市的八倍)
房屋數量持續增加,人口持續減少,未來的人,在住的問題上,其實是幸福的。就如同現在考大學。要進明星大學,明星科系,當然還是競爭,要進一般國立大學,比以前算是容易多了,如果只是大學,那只要報名,就有大學可以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