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高雄捷運對高雄人來說,真的重要嗎?

PAN1623 wrote:
很不爽高雄市政府為了填錢坑,排擠掉其他的預算


這個預算用在福高雄人的交通~哪裡不好???

不然到處浪費預算~~有比較好嗎??

養無所事事到處放高利貸或整人的軍中土皇帝會更好嗎??

Japhy6060 wrote:
高捷都觀光客坐的?每...(恕刪)


樓上這位講得好.
本版有位大哥說每搭一趟捷運公司補貼40元, 我倒奇怪這麼好康的事情他不去搶著坐捷運還在這邊抱怨捷運不好? 現在天氣這麼熱, 騎機車不辛苦嗎? 找停車位不用錢, 不用時間嗎? 不用擔心機車被偷嗎?
抱怨再多捷運也不會消失, 稅金也不會少繳一點, 倒不如多利用.房子買在捷運出口或轉乘方便的地方一定不會有錯.
還有一個使用捷運的秘訣就是多利用公共腳踏車

m5clk wrote:
你說的對一半,胡市長...(恕刪)

台中的公車算是打掉重練的吧
當初讀大學時
要等一般也只有久久一班的仁友客運(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站牌也是隱藏版的~不注意還看不到
搭了一次之後~就沒再搭過了
後來畢業之後
換了一個新的交通局長
將台中公車路線重新規劃~
還附贈免費搭乘
然後統聯也加入公車營運
才有現在的規模
當初還記得台中的計程車司機還集體到市府抗議
因為都搭公車 導致他們生意下滑很多....
高雄蓋捷運不好嗎..
交通建設本來就不該論盈虧
都市人口到一個程度就是該進行的
或許現在還有某些高雄人認為用不到捷運
但新一輩的年輕人可是越來越常使用了!
在外地甚至國際觀光客來講,捷運真的是非常方便
而且都市人口一定會增加
難道非要等到出門必塞車的時候才要蓋嗎..
既使現在一開始虧損很大(尤其高捷是用BOT),我也覺得是必須蓋的

另外捷運的盈餘怎麼能只用票價跟人數來結算..
如果論人數
1996年台北第一條文湖線開通,當年日均運量大概只有4萬
1997年淡水線,新北投支線開通,日均運量也不到10萬
1998年淡水線繼續延伸外加中和新蘆線和新店線
日運量才超過現在高雄的日運量
自台北第一條捷運開通五年,又增建了板南線,小南門線,以及各線延伸
三年的時間一年一條外加支線,再加上當時台北人口暴漲,免強搭乘數始高於過高捷
當時的虧損還比現在的高捷還多!
要不是一年一條的捷運形成路網加上大量人口湧入
如果當時台北人口沒有持續上升,搭乘數沒起來,捷運局虧損會是如何..
當時中央不知道出資多少錢給北捷了
現在看高捷的鉅額虧損跟北捷快二十年經營之下的虧損值比
有什麼意義..
另外高捷的虧損是BOT案的必然,真正的虧損額跟北捷的計算方式不同

現在高捷第六年兩條線不動,不像北捷一年一條,人口又大量湧入
但是高捷的運量還是越來越高,帶動城市的發展及眾多效益
我覺得高雄捷運絕對是值得建的
現在不建等到未來房子蓋滿,車子一堆,人口太多時,興建的困難度就更高了!
如同台中現在開始興建第一條線,另一條改用BRT跑
中港路現在車已經夠多了,在擠一條BRT專用道,或許BRT確實經濟又實惠
但再過個五年至十年人口更多車子更多,BRT能不能夠負荷的了也是問題
到時候要再蓋捷運的困難度又更高了!

城市的建設要長遠,交通運輸不該遷就於盈虧
各市府應該強勢點
台灣就是太計較於這些才會發展緩慢
然後錢被中央拿去建設台北城..
交通運輸要看長遠
沒有人想要過了十幾年後還是滿街公車跑吧..
Kyte wrote:高雄蓋捷運不好嗎..
交通建設本來就不該


高捷興建以城市交通發展來說是對啦!但我覺得用高運量就是錯誤,就人口和運量都是目前高捷的重大危機,興建本來就該有成本概念,賠錢的生意就該避免,如果賠到拖累市政,相信沒有人會樂見
印象中以前看過一篇雜誌報導
新加坡港口碼頭的規劃是預測到"五十年"後的運量 (如果沒記錯的話)
台灣政客的視野只能看到下一次選舉
台北當初捷運太晚蓋, 結果交通黑暗期弄到大家很不爽
高雄早一點蓋被嫌沒人坐
至少我坐過幾次非尖峰時間的還沒位置坐勒

做事不要"賽堵到腳窗才要去放"(台語)
台中以南,人口已經在減少,未來減的會更多更快。
真的是見鬼了

前面好幾篇都在說 高雄好停車

真的是超級見鬼, 每次要某些商圈 觀光地 甚至是找朋友聊天的住宅區

再來想要路邊停個車買個東西而已 也是停不進去

找個位置找半天 , 你們真的有在開車嗎..............

ntic865039 wrote:
高捷興建以城市交通發...(恕刪)

ntic865039 wrote:
高捷興建以城市交通發展來說是對啦!但我覺得用高運量就是錯誤,就人口和運量都是目前高捷的重大危機,興建本來就該有成本概念,賠錢的生意就該避免,如果賠到拖累市政,相信沒有人會樂見


不懂就別亂出意見

當初的高雄捷運設計是8~11條線, 當然不是每一條都是高運量

而當中的紅橘二線本來就設計高運量 是沒有錯的 因為高雄的密集度 都集中在紅橘二線附近

而那麼的剛剛好,高捷又是紅橘二線優先蓋起來

當然的路網沒完全形成 紅橘二線的高運量功能當然顯現不出來

如果造你說的紅橘二線不要設計高運量,那當路網成形時,紅橘二線會承受的了嗎

所以這些都是設計好的 你們如果比設計者聰明 當初就是找你們去設計了

請看看原始設計圖,在排批評蓋高運量是錯的



小弟也住這附近
老實說~搭捷運還不如把錢拿來加油好像還可以跑更遠
除非爸媽下高雄
要去市區捷運會到的地方
像是愛河...鹽埕區....
其他地方都還是開車比較方便
人數越多~~似乎開車越划算

小弟北部人來高雄10年
住大寮附近有捷運後感覺沒太大改變

大寮站前面這條新路漸漸蓋了很多房子
比起台北每個捷運出口都是人
高雄真的差太多了

倒是大寮站出口空地
好像每天晚上有幾百位媽媽在那邊跳舞


鋼杯 wrote:
我岳父家在大寮,
每次搭捷運都要先騎車或開車一段時間才能到跟高鐵站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荒涼捷運站
而事後也得到充分證明,這些荒涼土地都落入財團低買開發高後高賣的模式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高捷捷運站都這樣搞
但是我知道高捷大寮站對大寮人的交通習性很難能改善
因為他是一個財團的捷運站,不是人民的捷運站.
熱血史丹利~~GO!GO!GO!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