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66 wrote:
一坪將近一百萬的套房,應該是在台北市,
月收入兩萬多,跑去看總價一千萬的預售屋?
這位仁兄實在太好高騖遠......
這不是什麼太好高騖遠的問題.
只是就該位年輕人的情境,套上比較接近現狀的現實罷了.
當然上千萬是有點誇張了.
只是3年多前這叫作務實.3年後同樣的行為和同樣的物件,
與衰退的薪資,這叫好高騖遠.時間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了.
rayang wrote:
不努力所以買不起房子....
努力就買得起 那也是相對而言
所以要怎樣才叫做努力?
現在的年輕人與其說不努力 我覺得不如說是 "差距實在太大 所以提前放棄"
還有人舉名車做例子 真好笑
車子可以不開 房子不能不住阿
"不努力就買不起房子 這已經變惡性循環了"
照你的說法是
不努力買不起 ==> 努力就買得起
那如果大家都努力 就大家都買得起??
大家都努力 ==>大家都有錢 ==> 房價上漲 ==> 努力也買不起
接下來是
少部分很努力 大部分人普通努力 ==>維持之前狀態變成很努力才買得起
努力買不起==> 很努力就買得起 ==> 大家都很努力 ==> 房價上漲很多 ==> 很努力變成買不起了
要超努力才買得起
超努力買得起房子的狀況 建立在別人都很努力 只有你超努力
結論: 努力就買的起房子的狀況 只建立在很多人不努力的情況................
要買房子一定要比別人努力
年輕人不努力 ?? 我記得我小時候 家庭主婦還很普遍
現在家庭主婦幾乎絕種
清一色雙薪 甚至三薪家庭(老父母不敢退休) 四薪家庭(逼孩子去打工 或辦助學貸款預支以後孩子的薪水)
連孩子都不敢生或少生 錢省下來買房
這樣叫不努力??
再舉個簡單例子
假設人口有一千人 公園旁的好房子只有一百間 有一百個人可以住好房子
那自然你要比其他九百人努力 你才有資格住 ==>合理
現在的情況是
人口有一千人 公園旁的好房子只有一百間
結果20個人 把這一百間買光了 只有20間住人 其他80間空著養蚊子
然後說其他980人不努力..................
其他980人抱怨 那20個人就說其他980人士酸葡萄心理 是自己不努力 是自己活該.........
...(恕刪)
最棒的分析!!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