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真相] 德國 電費單開箱 ~ 9.8萬台幣/年 [單價12元/度 約6倍]

abc003 wrote:
各種發電的排碳比較2...(恕刪)

罩門在於儲存阿...你貼的碳排是很好沒錯,但畢竟人家美國有豐富的頁岩也有技術可以抽天然氣來用,只要管子一接,就直接從產地"源源不絕"的接到電廠了,台灣沒有資源也沒技術,只能買人家的,既然買了就要運輸與儲存,可是總不能哪天一艘運天然氣的船晚點到就停電吧?
核電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基載,價格還不是主因,要取代核電需要的不只是口袋夠深,更重要的是穩定持續不停的運轉發電喔
對了,核電的碳排比這兩者更少喔
既然這邊高手眾多 麻煩幫我看一下我自己算的 與分析的
第一 德國的確有決心執行 但事實是電費高漲德國很多廠已經叫苦了 一些重工業(如鋼鐵廠)已準備移出德國
第二 德國有強大的西風帶跟土地可以玩風力,還有很給力的歐洲電網當靠山
第三 綠能發電不穩定,所以她們發電 有時過多有時過少 過多就賣給鄰國 過少就跟法國買電
第四 德國為了穩定基載 大量使用煤火力,並且開採煤礦
第五 德國工業強大 企業獲利高 面對高價電費 或許多少能彌補 且較不用擔心無人投資的窘境



北部有什麼新建擴建發電廠?
林口電廠108年商轉(240同樣被抗議中),大潭(0計畫未通過不計) 、深奧110年商轉(160但抗議停擺中),都遙遙無期中,好給你全部如期蓋起來,再加上南電北送(緊繃200損失6趴),共計588。

核一廠107年退休(-127),核二110年退休(-197),協和106年退休(-200),林口用到新機組蓋好退休(-60),共計(-584) ,

總計4


備註:
1.大潭為燃汽電廠 目前成本3塊 規劃要新增4台(72)的燃汽機 共計(288),為核4的備案,擴建完他就可以幹掉台中火力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火電廠了,但遭到抗議且計畫尚亦未核准
2.火力的商轉日期其實很緊繃,核電有執照問題不能說延期就延期
3.協和火力是石油廠,發電成本很高,平時很少使用 但是有限電危機要靠他救援
------------------------------------
再增加一點
林口兩部已經開始建造 分別是101年 102年開始 預計105 106年分別商轉 第三台104年動工108年完工
深奧兩部 完全沒有動工 卻預計 105 106年完工 以林口經驗來說 動工到商轉 需4年 我不知道要深奧要在106年商轉該怎麼辦到 @@


Jamama wrote:
看看日本為了養火力和...(恕刪)


問題是 現在是 [核能不準用]

火力、天然氣 不就是唯一解??


台灣風力不可行 會被抗議+平均風速不夠
太陽能太貴 發電量小
地熱太貴 發電量不大
燃料電池超貴 發電量小
水利沒地點了 發電量又小


所以火力 天然氣 三個問題的 是唯一解~


目前看是這樣
還是你有其他IDEA ?

其實剛剛有網友私訊給我 核一廠的的動畫圖
其實安全性 比日本福島的強很多
算屌的 如果延役 我是不擔心
核一廠的位置 也不太會有海嘯

可以看看

不過 與論上 是會被反對的
yen0515 wrote:
既然這邊高手眾多 麻煩幫我看一下我自己算的 與分析的
第一 德國的確有決心執行 但事實是電費高漲德國很多廠已經叫苦了 一些重工業(如鋼鐵廠)已準備移出德國
第二 德國有強大的西風帶跟土地可以玩風力,還有很給力的歐洲電網當靠山
第三 綠能發電不穩定,所以她們發電 有時過多有時過少 過多就賣給鄰國 過少就跟法國買電
第四 德國為了穩定基載 大量使用煤火力,並且開採煤礦
第五 德國工業強大 企業獲利高 面對高價電費 或許多少能彌補 且較不用擔心無人投資的窘境



北部有什麼新建擴建發電廠?
林口電廠108年商轉(240同樣被抗議中),大潭(0計畫未通過不計) 、深奧110年商轉(160但抗議停擺中),都遙遙無期中,好給你全部如期蓋起來,再加上南電北送(緊繃200損失6趴),共計588。

核一廠107年退休(-127),核二110年退休(-197),協和106年退休(-200),林口用到新機組蓋好退休(-60),共計(-584) ,

總計4.(恕刪)



厲害 很詳細


大潭 沒啟動嗎? 我記得大潭好像是 燒瓦斯
發電量很猛 相當於 兩個核四 ?


2001年:北部施工處進駐。[2]
2006年6月20日:第一號機開始商轉。[2]
2008年11月19日:第六號機商轉。[2]

設施[編輯]
廠內複循環機組,由三菱重工製造氣渦輪發電機組,第一級渦輪葉片溫度在1400℃以上,產生熱燃氣加熱鍋爐推動汽輪機發電機組,複循環發電優點為電力調度反應快速,熱效率接近60%,低碳排放量僅次高於核能發電,缺點為每度電燃氣成本約新台幣3元。
複循環機組及風力發電機組的總裝機容量為4,418.7MW,為台灣北部地區最大單一電廠,次於台中發電廠居台灣第二位[3]。預計自2018年起,陸續完成四部機組的擴建後,總發電量將達7,400MW,成為全台發電量最大的電廠[4]。
大潭發電廠為全台電唯一具有電力系統崩潰,機組自動卸載 House Load 以及全黑快速啟動功能的火力發電廠。
像這種文章,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只要我們自己提升競爭力,就不怕電費漲價!!」

咦?提升競爭力就萬事OK,這不是前陣子某些反反服貿或是挺服貿的人一貫的說詞嗎?
拿到核能問題來應該一樣適用喔,怎麼現在不敢這麼說了?









forestli wrote:
其實某電不採用綠能最大的重點就是,這些設備一經採購,基本上後續的就只剩下維護費了...而沒有採購燃料棒、煤炭、天然氣等等的原物料需求,


盲點戳破就不好玩了!
不知道那個購煤弊案後來如何?
如以前中油 油罐車弊案,後來....

hector958 wrote:
像這種文章,根本沒有...(恕刪)


你的邏輯思考能力確實令人訝異,提出了一個數據問你怎麼看這個現象,結果你說"這文章沒有任何意義"?

andybird wrote:
你這麼了解,想來有很...(恕刪)

呵呵,版大何需義憤填膺,很多早就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整體政治、社會結構不是說某個人有能力就能改變,您不知道的事並不代表不存在!
真相其實是殘酷的!您信不信隨便您,反正臺灣怎麼改變對我都沒影響,您們繼續去煩惱核能廢不廢的話題吧?
當政者也不會鳥大家的,別忘記最近一些什麼花?什麼花?的,結果呢!
metta-sati wrote:
厲害 很詳細大潭 沒...(恕刪)


不一樣 目前大潭火力有以下機組
大潭複一機 95.08.17 742,700 天然氣/輕柴油
大潭複二機 95.12.26 742,700 天然氣/輕柴油
大潭複三機 96.11.12 724,700 天然氣
大潭複四機 96.11.12 724,700 天然氣
大潭複五機 97.07.03 724,700 天然氣
大潭複六機 98.1.14 724,700 天然氣

要在新增4台72萬千瓦 燃氣機 所以是288 相當一座核4

2018完工 看看就好 因為台電的資料顯示 根本沒審過
且最終商轉是2022(民國111年)

bearsheep wrote:
另外一棟蓋很高的,有人有詳細的引用資料。恕我沒有記幾樓,但是那個資料是可信的。

我找了一下,德國自己的報告有寫,很詳盡。

請翻到pdf第29頁,就可以看到最近幾年,德國都是電力出口國。 AGEB報告網址在這邊。
2012年出口量還很大,記得應該是311海嘯核能全面關閉後吧,出口能源量還暴增啊。
Überschuss der Stromflüsse aus dem Ausland
是從國外進口電力的意思,所以請不要看錯正負符號了。


這篇文章(應該是政府的)就有說到,2011/2012德國電力仍是淨輸出:
德國廢核

不過同樣的數據,這篇文的結論不太一樣,它是假設如果核電全廢掉,德國就會變成電力淨輸入國。

還有一篇:德國廢核如何因應供電

也有類似的數據,提到的則是德國燃燒褐煤來彌補少掉的核能。

同樣的數據,不過解讀的人不一樣,結論就不一樣,大家還是看看數據,先不要聽別人的結論比較好。
  • 5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