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您表弟在美國省吃節用,為了是賺美國錢回來台灣置產(以前的年代叫做光宗耀祖),結果發現回來要買在台北時,卻都是老舊公寓,價錢又貴
不得己,只好在美國置產
就算美國薪水高物價生活費比台灣高,稅金重啦,醫療有的沒有的,省省存,最後結果就是在這樣台灣人不看好的條件之下,還是在5年內居然可以把貸款還清
還清之後接著開始存錢存退休金
不說別的,光是把房貸在5年還清這一部份,他比留在台灣的您,早一步達成人生計劃
至於以後......
也許他們退休後把房子出租回台灣定居,存的錢來台灣生活消費還足足有餘,或許退休的年紀又可以提早
誰先達成計劃....這個才是重點
對不對啊,樓主
話說回來,很多人砲說嫌台北不好就是眼紅就是酸文,買不起台北市就是沒本事
那嫌美國不好,是不是也是同樣的心態呢?
畢竟美國不是想去定居生活工作,就可以去得了,不比在台灣啊
除非你願意住壞學區.不然,拿壞學區的房子和台灣房價做比較是毫無意義的.
而住壞學區,最直接的就是下一代的教育等於直接放棄.
根據美國ACT college admissions test 的統計(美國高中畢業生要申請大學所必須要參加的標準考試)
美國高中畢業生只有25%具備念大學的學力,多數的高中畢業生根本不合格,可見美國12年國教之失敗. 而合格的高中畢業生,絕大多數都是出自所謂的明星學區或是貴到吐血的私校.
明星學區因為房價高,縣政府可以收到高額的稅金,自然有錢投資在教育,治安,環境,公共建設等,這又會增加當地的吸引力,吸引更多高收入的家庭,造成房價上升.生活費增加. 較低收入家庭就漸漸被洗出去. 而其餘壞學區剛好相反,有許多地區,治安差到你更本不敢去,相較之下,台灣要好多了.
在美國待了十幾年, 愈待愈覺得住在台灣是件很幸福的事.
PS: 以樓主表弟的例子, 房子的學區是很差的,(以個人在DC住了10年和置產的經驗,21萬要買到3000 SQF的townhouse 在DC附近的好學區,是不可能得任務). 只能說樓主表弟的勇氣可嘉.
Lucky12 wrote:
當初去美國工作一年多...不過到美國渡假是挺不錯的,自然環境真好!(恕刪)
最後這句挺不錯,
恐怕也在911以前才有效,
現在出入美國那個安檢,
真覺得受到污辱,
出差就算了,
旅遊何苦自找罪受?
15年前我從美國前10名的某大學MBA畢業,說實在在國外念2年書,英文能力其實並不足以在美國的大公司找到像樣的工作。但是有幾種科系如電機,資訊,工業工程或會計因為工作內容不大需要講英文,所以實力夠的人要找到美國的工作其實不難。國外的MBA如果英文能力,口才與反應不差的話在台灣或亞洲其他國家的外商公司並不難找到工作。建立起工作資歷就開始有獵人頭公司來挖角。我的原則是一旦有國際知名的大公司用我現在薪水的1.5倍以上來挖角,我就會對不起現在的老闆而來對得起自己的荷包。當外國老闆覺得你是人才要留你時,往往他們也會比照對方甚至用更高的薪水來留住你。跳槽不要跳得太頻繁,一家公司最好至少要待2-3年。在國外工作時公司通常會負擔房租津貼,我聽過最高有人領到一個月60萬台幣的津貼。所以15年來薪水每2-3年以等比級數增加,業績達成又有底薪3-5倍的年終紅利,又不用花錢租屋付房貸,很快就可以存到一大筆錢。
在外商工作常常有去歐美出差的機會,說實在住在歐美久了就很難搬回台灣住。這裡氣候沒台灣悶熱,空氣清新,公園花紅柳綠,湖邊海邊的水清澈見底。房子又大採光又好,社區整整齊齊綠意盎然,城市景觀有良好規劃。不要比別的,光出去騎車跑步,回台灣後在汙濁的空氣與亂七八糟的環境下就很難騎得跑得下去。更不要比這裡的教育制度,台灣的小孩在拼基測與考試,補習才藝與請家長排隊當義工的同時,這裡的小孩在學版畫與雕塑,做科學實驗,演話劇,上課不用帶課本,老師沒有標準答案。大學念自己有興趣的科系,畢業後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很難想像台北市的房子的價值在哪裡? 就算住在帝寶或信義區豪宅窗外看出去的景觀還是一樣七零八落。建議大家認真的出國工作,存了些錢以後用台北市大安區40坪含公設的25年中古屋的價格來歐美買一間200坪實坪的真正豪宅,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享受你40歲以後的人生。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