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從77年開始有趣的房價歷史新聞

感謝分享, 歷史的可貴就是不斷的重複自己.....
打卡見證歷史~~~~~~~~~
今天的新聞

林三淡站穩30萬1坪

銷售屢創佳績

讚辣

loshihjen wrote:
房價的漲跌還有一個最...(恕刪)


分析得有道理
時空背景不同...影響因素也不同...

例如:
房價下跌時...央行一樣會升息...台灣的利率從來就無示房價的漲跌
房價上漲時...央行一樣會降息...因為其它國家不只降息...還會拚命印鈔票...

以前台北市豪宅用千萬計價...利率10%以上....如今台北市老舊公寓就要1000萬了..好地點也2500萬起跳...利率2.1%....行情依然高漲打死不退..

炒地皮是人為的一種數字遊戲...比的是誰搶先出手....還能控制市場價格...最重要的是如何獲利?

就是要有漲跌...才能獲利...只漲不跌...你永遠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只跌不漲...你依然沒有價差套利....誰能控制價格...創造出週期...才有炒出真的的利潤...

這個利潤就是資產重分配所創造出來的...並不是個人生產力所產生的...對國家是沒有實質生產力的...

也可以用股票來解釋...你買100萬成本...我跌50%價值剩50萬...你很難過的賣掉...主力很高興的買回...這時候主力才是真的賺了50萬元的利益...你賠了50萬元...但國家有實質生產力嗎..沒有...
但這是犯法嗎?....不是...所以大家就可以合法的去玩這樣的遊戲...當然也包括政府

政府要增加課稅...人民會願意嗎...當然不會...那政府有辦法可以讓你心甘情願含著淚水把錢送給它嗎?

當然有辦法啊!要不然中華民國政府怎可能撐到現在~!

看清如今現實的社會...台灣現在在玩什麼遊戲...了解最原始初意...未來產生變化時就不會害怕了..!
參考參考參考參考參考參考參考參考參考參考
謝謝分享

自住絕對有差~只是當你有需求,不得不買時,就成為建商的待宰肥羊
以史為鏡:歷史是台股大跌後3個月,多頭現金流動性出問題,房市才開始砍取得現金,以補期貨融貸保證金。房市越壓越漲,但當跌勢成形,就一路向下!
像南韓房市跌勢7年,日本跌勢20年,在跌之前日韓多數人也不相信房市會跌。


美國QE年底結束聲聲催?長期利率up?何況日本0利率很久房市還是照跌?
大陸錢荒最壞過了嗎?
Ecfa 夢醒了嗎?再來貿協?
公告現值調高跟進市價?稅負?
奢侈稅延長?
持有多屋累進稅?
小學生由30年前每班55人到現在25人?


台股續漲或跌?>>決定房市?

guten2012 wrote:
**當時投資客與建商也是台北房價炒完以後,南下炒房。

77年5月11日的聯合晚報1版報導:

台北客南下炒地皮 高雄及台中也都有屢創新高的建案推出

*************************************

7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台北市建案競爭 每坪逼近四十萬元

*************************************

台北縣的房價也屢創新高。

77年9月15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大台北地區的房市上演撐竿跳﹗利多消息一波波 永和地區的房價也屢攀高峰

*************************************

當時許多人也被逼的去外地買房。

77年9月17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不論台北市區﹑中永和地區﹑內湖等地﹐房價均居高不下﹐中產階級購屋只有往南或更偏遠的地方了﹗

*************************************

78年4月7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房價打不死!買氣嚇不退﹗大台北地區十餘預售個案調高售價﹐照樣好賣

*************************************

到處都創新高啊。

78年5月7日經濟日報12版報導:

台北市南區房價創新天價 一樓店面每坪128萬元

*************************************

78年仍預估79年房價會繼續上漲。

78年12月1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79年房價上漲成份仍居多

*************************************

79年1月12日經濟日報報導:

大台北地區房價一年漲一倍,近三年來,北投區漲幅達五倍,大安區平均每坪單價47萬

*************************************

79年後房價開始反轉。

79年5月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湧現低於市價3成行情


*************************************

79年5月7日聯合報5版報導:

五年來單月交易量最低紀錄 大台北預售屋上月只賣出100間

原因是賣主仍迷戀高價位時代 ,拚命開高,「有行無市」

*************************************

79年8月2日經濟日報18版報導:

上半年大台北房價明顯下滑 預售屋每坪降至廿六萬元以下

*************************************

79年11月22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市平均跌幅16% 大台北房市慘!三峽淡水掉4成,但前年(指77年)進場投資客,長期抱著還是贏

*************************************


80年時,淡水已經在炒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議題了。

80年3月1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市 跌幅達三成,未來要看捷運及跨海大橋的興建計畫

*************************************

房價雖有下跌,但建商還是會不斷推出高價房來測試買氣的底線。

80年4月3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房價見風轉舵又漲了 部分業者嚐了甜頭抬高售價 高房價的‘不合理’情況再現

*************************************

80年8月8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淡水房子在前幾年極盛時期曾經飆到1坪30萬元 現在預售價格只有15萬元

*************************************

三不五十還是會有高房價出現。

80年12月31日聯合晚報5版報導:

台北房價又上漲 台北縣預售屋已找不到5百萬以下的房子 台北市也出現45萬一坪高價位預售案

*************************************

81年2月9日聯合報13版報導: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推出每坪五十萬 一戶四千萬的高價屋 買主不知在哪?

*************************************

81年5月12日經濟日報19版報導:

因政策面打壓及房屋供給量過大 預售屋滯銷 建商將過寒冬並退場觀望


*************************************

81年5月13日聯合報11版報導:

利空一波波 房市慘淡淡 銷售率探底

原因是政府抑制房價措施不斷 行情已呈疲軟 央行調高重貼現率後 再雪上加霜


有用的資訊護備一下,謝謝板大資訊,能能提供後面的資訊就更完整了。
我覺得價格的因素最終應來自於供需~再來是持有成本~而現在貧富差距大~~以後更大~~很多有錢人可能一個人就可以擁有5間以上的房子,而窮人可能10個人還買不起一間房子~假如房地產都是地主建設公司跟投資客一些有錢人在炒,我想價格要下來到一般老百姓都覺得買的起應該是有難度的~但如果利率開始上升持有成本增加,也許房價就會有些波動,但因為持有成本增加房東可能也開始把租金調上來~房價最終會達到一個供需平衡的價格~但多少合理一樣沒人知道,五年前朋友開始看房子說現在太貴不能買,五年後更貴了買不起,沒人知道高點在哪裡~目前只是相對高點~房仲也常說會買就是會買,不買的看兩百間也不會買,未來是有錢的更有錢~沒錢的持續沒錢~如果不能停止貧富差距~我覺得房價一樣沒完沒了~現在時代背景都不同了~歷史只能看看~現在的氣候變遷跟那時候更不一樣~變數更多了~黃金在新聞媒體說會跌的沒完沒了的時候一個月上漲了十多個百分點~
我的結論是如果要買就要買在好地段,因為好地段有錢人才看得起,因為有錢人會願意多掏一些錢買他們喜歡的房子,偏遠地區機能不好的千萬就別選了,因為一樣是需求問題,需求低供給不變的話一樣是不會漲~
如果真的要參考歷史的話那就放長遠一些,10年20年~我相信房價就算短空也會長多的~
阿如果真的買不下去那就租吧!租到真的有一天租不如買的話就買吧!如果等不到那就租一輩子也沒關係!反正租跟買都是有房子住的!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