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五六十年一年出生人口約三十五到四十萬人
都靠良性的經濟發展和中產階級的增產報國
人民普遍存有勤勞認真的工作態度
到現在99年一年出生約十六萬左右還持續下跌中
有錢人和一般人努力炒房炒股及M型化社會中產階級消失
和地球暖化造成原物料持續鑣高,氣候災民只會越來越多
有錢大戶生十個也比不上一百戶家庭不生或生一個
未來一切消費力在那邊
都想靠"三宅一生"賣三間房就可以賺一輩子生活費
當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想法,請問房子要賣給那個下一代白老鼠
八九年級和十年級白老鼠還有多少人嗎
不斷的卡在通膨和通縮的迷思
當你為生存沒飯吃沒水喝時你會想到的
是如何活下去,而不是考慮提高生活品質
當你生活富足時才會再考慮提高生活品質
台灣已經進入已開發國家已經不是開發中國家
更不是"新興市場 & 金磚幾國"
老話一句全世界那國的房市沒有泡沫
可以漲永遠而且保證賺錢
倫敦 還是 東京 還是 上海
只是各國經濟背景不同泡沫的方式和時間點不一樣
努力去用老思維去解釋未來房市還是會漲
諾貝爾經濟學家都猜不出未來三年經濟趨勢
請問為什麼還有人自認自己很聰明???
請問西元一世紀到現在二十一世紀
有誰猜對未來經濟趨勢過
當大多數人都在下層時靠多買幾間屋就可以翻身嗎
我會選擇投資缺電缺水概念股和原物料
DANTELIU wrote:
當大多數人都在下層時靠多買幾間屋就可以翻身嗎
我會選擇投資缺電缺水概念股和原物料...(恕刪)
只能說
現在資金行情狂燒
市場很不穩定
不管是原物料市場、股票市場.....狂漲狂跌似乎都不分什麼週期了
現在進場買屋抗通膨不是什麼壞事 前提是收入要撐得住 而且最好短期持有、非自用
僅有一屋自住背房貸的上班族,就好自為之了
至於人為因素影響甚高的資金行情什麼時候會對台北房地產失去興趣?這就很難說了...
我也覺得除了黃金以外,以後會出現比房子來得更重要的商品,缺水缺電可能比原物料要來得更重要
只是現在缺水概念股漲不太起來耶,我打算逢低承接就是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HaHaSue wrote:
所以說台灣環境跟加拿...(恕刪)
請不要斷章取義,如果我的回應是一篇收費的文章或出版品,這樣斷章取義是很容易被告的....
我沒有說台灣跟加拿大一樣好,我舉的是加拿大的房價曲線與生育率並無正相關,世界上的移民國家也不是只有加拿大,若要評斷那個移民國家好,那就是極度主觀的評價,曹老移民新加坡,難道真的因為新加坡比歐美好?以曹老的財力跟影響力,那個國家不能移民?
還有,建議你多多了解各移民國家的經濟類移民規定,不是只要有錢就一定可以移到理想中的國家,當然,跟曹老一樣等級的,不在此限,因為他帶去的不是只有錢.....
台灣不是個移民國家,單一種族的社會也不利於移民,但不表示台灣不受國際移民的青睞,我說過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以"一般"有錢人來說,當等先進國家的PR等的不耐煩,或提出"正當資產來源"有困難時,二線的移民國家,會是她們落腳的好地方...至於有些東南亞國家根本無力移民歐美的,台灣也會是天堂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