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2千萬的房子到底有多少人買的起?

sambad wrote:
你麻煩的地方就是數學爛到一個境界,可能連房貸都不會算。


你說與事實不符(恕刪)


這一點有人身攻擊的傾向!

我建議你,小心用語,別惹禍上身!

我數學爛?房貸不會算?

我不僅房貸會算,工程經濟中的公式我都會導~

我會算房貸,只可惜我用不到!

我家買房只用現金,而且房子會生房子!

我都不認為我家會擠進全台前10%~

你大學是唸那間的?有沒有唸到博士,有沒有出國留學?

沒有別來說別人數學爛!

建商與地主的分配我也會算~

你的模型不能代表實際的社會財富流動,只用上班族觀點在看事情!

我是五年級生,以前分紅配股,股票只用面值來計價

明明拿個幾百萬分紅,卻只用幾十萬面值來算!

TSMC/UMC/....電子業有幾萬人,整個分紅配股影響到一二十萬人,都是這樣~

以前的電子新貴,用薪資所得可以看出來嗎???

我大學同學第一個退休的是民國80年進UMC~

第二個是廣明是股王時,被高價挖腳,之後退休~

一個朋友聯發科經理,想去私立大學教書....

----------------------------------------

你都不敢回我的問題,只拿一些簡化過的數據在說明!

你真的不敢回???

----------------------------------------

我說的與事實不符?

台北市的合建的比例分配不符?

台北市的房子公告現值不符?

以上那點不符???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您還是落入只有看買方的窠臼裏~

台北市沒地,大多是用合建,地主拿超過一半,建商拿不到一半~

然後一起把房價炒高~

然後才是投機客在進場賺價差~

最後是自住客買單~

整個流程是如此~

我也覺得台北市有泡沫!

但大多數人只看到投機客在炒作賺價差~

卻沒看到更多的是在做無本生意的地主,賺走絕大多數的利潤!

地主的地很多是十年前買的,在這整個社會的財富重新分配中

地主才是最大的獲利者(至少持有兩間,一間可賣)!

房價跌三成,還是比以前買的便宜,建商又幫你蓋成新房

地主: 無本生意! (以前容積率沒用完的,賺翻了)
建商: 賺三成(合建利潤不好,造鎮型土地購入金額低,賺的多)
投機客: 賺價差但要擔風險!
自住客:任人宰割,辛苦二十年養肥地主,價差養建商與投機客

絕大多數人都沒看到這個生態流程!

某地主光某地改建就可以拿一億,還是建商拜託他拿(因有兩個建商在搶)
持有成本只有一千多萬
房市跌三成,還是有七千萬

某地主位於重劃區,可以拿幾億
成本: 阿祖買的,成本幾乎為0~
跌三成也是賺很大~

跌三成會讓地主與建商少賺

投機客跳樓

自住客拍手,但也只有少付三成~




實您的分析很中肯
台北市炒房,背後大部分的利益,其實都被地主賺走了
去年的商周就分析過
建商、投資客、房仲都是共犯結構
但是如果算總量,分到的油水其實是地主最多,建商其次
許多地主是拿著無本的祖產在喊價
他們是房價金字塔的上端

真正金字塔的上端,是不必「買」2000萬房子的人

那麼誰會想買2000萬以上的房子?

很多是金字塔中間,想要換屋的 換屋族
他們必須要把舊房子賣掉
才買得起2000萬的房子
也因此,他們與短期投機客、房仲業,是不自覺的另類結盟
他們都是最期待房地產流動性的人

他們不自覺,或者不在乎從「半輩子的屋奴」變成「一輩子的屋奴」
也不那麼在乎,大部分的錢是被建商、地主、投資客賺去了
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在往上爬
腳下還踩著更多金字塔底層 買不起的人
他們只怕市場降溫,沒人要接手他們的中古屋

這也就是為什麼
奢侈稅上路,凍結房地產的流動性
會讓這裡有那麼多的「自住客」抗議
會有那麼多的人在酸:「買不起2000萬的房子,不會去買800萬的喔....」












很多表面事物背後藏著的東西不難懂,但要學會 獨立思考....
LOG109 wrote:
這樣說好了 大約八年前 我妹夫在信義區買了一間快50平吧 花不到兩千萬 他年薪約六百萬 但她覺得繳貸款壓力很大 月薪才22萬左右 所以為了去外派把它給2200萬賣掉 可恨阿 我沒錢買 這幾年他想回頭買 現在年薪大約5500萬 但她看見台北市的房價 都搖頭了 2000萬買個啥鳥房子阿 錢這麼好賺阿 我也搞不懂 他願意花30萬租房子 就不願意買 他願意年花100萬出國玩 就寧願開台40萬左右的頭又大 腦袋壞了


月薪22萬,年薪有600萬?
是加上分紅配股嗎
有些分紅配股是不能直接變現的,有鎖定期

另外,每個人願意把錢花在哪個地方,是個人自由
每個人對資產的觀念不同
再過10年、20年,或許換成誰罵誰「腦袋壞了」,也難說

拿車子比喻
有的人喜歡比,改這改那
他的車100萬,你的車200萬,我的300萬,加速如何如何、性能如何如何
就是覺得自己贏別人那麼一點
有的人的想法其實是「不跟你比,最贏」

參考看看
很多表面事物背後藏著的東西不難懂,但要學會 獨立思考....
rogerkuo2001.tw wrote:
這一點有人身攻擊的傾...(恕刪)


你連數據都拿不出來了,那還有何能說的。
再來,你整個的邏輯繞來繞去,都沒把做投資賠到的也算進去。
就連股市也只有10%的人賺錢,你算那10%不算剩下的90%,那才叫做離奇。
只加分子不加分母,不是數學爛是什麼? (你說你會算什麼我不知道,但我博士論文寫選擇權定價模型,屬於財務工程領域,照樣算數學)

OK, 你說你數學不差,那就麻煩引用數據。你唯一用的數據就是一萬三千輛車,好哇,來算看看:
你有說超過300萬汽車銷售量推估去年賣了一萬三千輛,數學好一點的話就會去看比率,那個比率是4%-5% (原文節錄: 根據車商統計,台灣每年賣出的新車當中,售價在三百萬元以上的高級進口車市佔率約四%至五%,以去年全年新車領牌數達三十二萬七千六百一十五輛推估,全台總共賣出超過一萬三千輛的三百萬元以上高級車。)

你又只看分子不看分母了,就算以買車族群來看,真的下去買300萬以上名車的只佔4%-5%,比率那麼少,你依舊無法證明有錢人的比率有多少。買車的已經比買不起車的有錢,那些較有錢的裡面又只有更少比率的人買的起三百萬以上的汽車,你的推論依舊只看分子沒看分母,無法推估"實際上"收入前百分之廿的家庭收入大於181萬。

東西要看正反兩面,不要只看到賺錢的就拿去當分子,賠錢的那些人依舊要拿去當分母,兩邊除下去之後比率是高是低還很難說。因為很難說,所以我只就看的到的數據去算,而不是靠幻想的去說有多少人買的起。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rogerkuo2001.tw wrote:
這一點有人身攻擊的傾...(恕刪)


熄熄火,熄熄火~~就不過是討論!

何必把專業知識都拿出來,太專業,很多人反而看不懂!

買的起的人很多人,買不起的更多人!不然政府也不會看不下去要抑制房價炒下去不得了..一個大泡沫阿!




windwaltz wrote:
>家中有錢很好...(恕刪)


我覺得會漲一倍的股票
訂閱主題友善列印回覆文章無圖示windwaltz加入好友 加入黑名單 2010-07-13 17:38 #1
文章編號: 20903325文章人氣: 54,616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評分回報..912398友佳國際

是中國最大的CNC工具機廠商
不需要靠ECFA
他已經在中國深耕10年以上的時間
隨著中國大陸機械自主化的趨勢
加上各產業擴產不斷和基礎建設下
業績今年比去年成長一倍以上
現在接單能見度相當長

今年前六個月接單11.53億人民幣
已經超過全年的7.6億人民幣營收
平均每個月2億接單的情況下
今年要達到20億的接單並不難
毛利率因為產能利用率全滿
所以比去年更高
用29%來預估
20億RMB*29%毛利率-1.7億RMB費用=4.1億RMB稅前獲利
共有4億單位
故每股稅前賺1.025元RMB
EPS*4.76=4.87元台幣
扣除15%稅
EPS=4.15元

現在股價在22.2
如果以10-15倍本益比來計算
我覺得 以現在價位有機會漲一倍 可能有機會到50元以上
大家有機會不妨研究一下 可以和我互相交流

~~~~~~~~~~~~~~~~~~~~

windwaltz大大 這是妳去年七月中推薦的股票 妳說的喔 會漲一倍 你推薦時22元 今日28元 已經9個月了 windwaltz股神 如果你不投機的話(妳不是最討厭投機嗎 股票不要進進出出喔) 應該還抱著吧 不要讓我這個小研究員失望喔 我會買 等他漲到44元 哈哈
我當然緊緊抱著啦
報酬率也有28% 你嫌太慢嗎?
千萬記得要抱著等喔 我還有1200張喔
凹股票是我的專長哩
我相信他一定會漲一倍的
像友佳這麼好又便宜的中概股
記得要買喔
呵呵呵

>引用你的文 singerfeng:
6209小弟熟 簡單說 分盤交易最後一天 虎尾幫(鎖漲停的一群人)上車一千多張 想要1/28解禁開盤賣高 但主力不會讓他們得逞 因此開平讓他們停損出場 等他們停損完 尾盤才又拉起來

6209元月公司告知營收小跌 加上屢屢被警示 因此洗投信下車 但三月起營收大爆發 可擺長一些 有機會成為玉晶光第二


6209今國光 一月份營收2.89億 三月份營收2.28億 衰退21.10%
大爆發?
玉晶光第二?

我也會買 等著他變成玉晶光第二
你也加油喔
sambad wrote:
你連數據都拿不出來了,那還有何能說的。
(恕刪)


我的數據?
我不是有給你了嗎?
台北市的大馬路上,隨便一棟透天的"公告現值",很多都超過兩千萬!
分紅配股,單就稅收就能夠反映真實收入?
虧你還有唸過博士~

你投的Journal paper若給我審,或給其他referee審,一句話你的模型與事實不符,等著被reject!!!

前面有網友說我講的社會房地產生態很正確,你的論點一堆人反駁~

我是唸工科的,

analytical solution
simulative solution
experimental solution

前面的modeling有誤,與experimental solution相違背時,modeling就要改~

稅收不能真實反應真實所得

若你要投論文,referee嗆一句:分紅配股不能代表真實收入,你的論點有誤

你還能這麼大膽的嗆回去嗎?

modeling有一個反例,就不應成立~

你如何去defense???

博士還會犯這種錯???

-------------------------------------------------

此外,有錢人也不一定會買300萬以上的車

我三姑是重劃區的地主,TSMC的股票超過1000張,她沒買好車

她是TSMC是未上市股就買的,如股子股孫成長至1000張!

請注意,是未上市就買的(雖然買的其他很多未上市股票成壁紙)

因我姑丈家是務農,台北市的"農民",節儉的很~

賺錢一定要做生意才能賺錢???

地主光收租就不止了,租金很多還低報~

就算她們家的帳上租金只有280萬,她們家不要說2000萬房子,1億都買的起~

我身邊的例子太多了~

-------------------------------------------------

某人今天去看一間2500萬的房子

打算用現金付,因只要把改建的一戶拿出來就有了

某人家的容積率用不完,房子算多生出來的

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裏~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我的數據?我不是有給...(恕刪)


你弄了半天連像個樣子的數據都提不出來,也沒算出任何東西來佐證,又老是犯了沒加分母的錯誤,看來數學真的不行。

你只很虛弱的說路上一堆兩千萬的房子,沒錯是很多,全部都是被人於現在用兩千萬買下來?裡面誰用多少錢買的,你統計的出來?再來,他們全部都有能力再買一間兩千萬的房子嗎? 許多人只能賣掉現有的兩千萬房子才能再買兩千萬房子,那叫換屋。那些兩千萬房子的屋主,又有多少比率是來自他們爹娘買的?

你說有錢人沒去買三百萬以上的車子,照樣有許多人連二手車都買不起。你一直講了什麼地主保留戶什麼的,你只是想要表達有錢人真的很多,沒錯很多很多多到嚇死人的多。但你只看有錢人卻沒算到那些沒被帳面上統計到的可憐人,就一句話堵你,有地主保留戶同樣也有付不出錢被法拍的屋子;雖然有人命好投胎生在有錢人家,卻也有許多人投胎時爹娘是負債的。東西一次要看兩邊,你卻老是只看一邊。
你想要說前20%收入的家庭應該更多,卻怎樣都沒去算那些沒收入的應該同時也要拿去當分母。我們在算比率,不是在算數量。你還真的數學不大行。

單就稅收能反應真實收入這件事,雖不能全部反應,但你卻找不到更好的方式算出答案,所以這個答案成立。
除非你找的到更好的答案,否則你說的東西只是嘴砲。

你不必亂掰什麼讓你審Paper,我當過SCI Journal的Revierwer以及Guest Editor。
審Paper不是說假設不成立就不可以,以計算選擇權價格時使用的Black-Scholes模型雖然他們提的假設(Lognormal 機率分配, 連續交易, 無交易損失, 無套利機會)與事實不符,卻依舊得到諾貝爾獎,因為沒更理想的解答,只能用最接近的理想的答案做答案。
以我算東西為例子,因為沒更好的數據,所以你只能選擇使用它。就如同氣象預報難以"完全"準確,卻依舊得去使用預報。民調從來沒辦法完全符合"真實"的情況,因為你沒辦法拿全國的人去做民調,但依舊得要做民調。
此外,你犯的錯誤又明顯又可笑,隨便說有人有投資收入所以實際上會更多,卻偏偏沒去看投資損失。什麼保留戶什麼芭樂的,與收入前20%的人是否買不買的起兩千萬房子無關。

除非你拿的出更好的數據與答案,否則你說的只是嘴砲。
我算的出數據你可以掰與事實不符,你沒數據只有很弱的說路上有兩千萬的房子,還有亂用數據一萬三千輛的車子,卻沒辦法拿出更好的數據來說明前百分之廿的家庭是否買的起兩千萬房子,別惹笑話了。

你的社會論點是你的事,鐵的事實擺在眼前,前20%收入的買不起兩千萬房子。
支持我論點的也有,反對的也有。
連你自稱懂數據的都會在用什麼一萬三千輛車以及兩千萬房子的可笑數據,我不會指望每個人都看的懂。
公喵不帥, 母喵不愛. 公喵愈壞, 母喵愈愛. 不帥的公喵想要母喵愛, 就只好學壞.

sambad wrote:
你只很虛弱的說路上一...(恕刪)


息息火囉!

大家都有道理,不過沒錢的還是比有錢的多.

有錢的如果沒有拉沒錢的當墊背,我看有錢的也賺不了錢!

房屋就是自住就好,何必人為炒作的這麼高,會有報應的!

但是報應會是全民買單,幾個有錢人賺飽飽,但我們之後買單,這真的不太對吧.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