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hetica wrote:
但現實有這樣嗎
2萬戶對台北市的總量很多嗎
而且新屋的客層也不是這些人
兩邊的客源根本不會重疊
社宅用地也不是先從私人地找起
拿廣慈 明倫舉例
後來有影響週邊新屋的販售嗎
帝寶旁的前空軍司令部、前AIT都是【公有地】,扣除需保留的區塊,其他區塊可以蓋社宅,這件事規劃多久了?(不知道的話可以google)
政府會沒能力找適格建築、都計專家規劃??
沒辦法招標找出得標的廠商蓋社宅???
因為多方財團有各自養的立委、議員,檯面下的角力還沒結束!
利益集團不容許政策推動去蓋社宅,這可是損及財團、政客利益的事!
蓋房子這種技術性問題現今根本不成問題,
有問題的是-誰有辦法讓蛋黃中的蛋黃精華地蓋社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