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bog wrote:哈哈哈 禿錯地方的禿...(恕刪) 誰跟你說禿鷹就一定要撿法拍?還在法拍就是還沒死,撿屍不等於收垃圾!明白?!話說之前台南有一家X冠建設,老闆就是名下無房產,到處搞營建好像事業做很大,結果房子倒掉壓死人出事了,口袋裡面一毛錢也沒有,受害者只能狗牛賽,最多也只是抓負責人去關,幾年後關出來又是一條好漢,這類的廢物公司在台灣,早就不是啥新鮮事。
冷眼看地球 wrote:現在資金多,有錢買媒...(恕刪) 找到的工作薪水1/3不夠你付當地的房租表示你是個不適合這個工作的人之前我遇過很多很拼的外勞下班還去打黑工 實際每人收入約4萬多他們3個人租一層3房一衛20坪的小公寓 房租1萬2反觀很多台灣人 一個月2萬多為了一大堆理由一個人租間1萬的大樓套房問題在那裡?3萬以下收入的人便宜的公寓雅房才是適合你的選擇怕麻煩就該揪個幾個親友合租一層舊公寓收入低的人還想選大的 好的合理嗎?
回到30年:1989年當年網路.智慧型手機都沒有現在這麼方便還能發起第一次無殼蝸牛運動快5萬人上街訴求 選在忠孝東路馬路上夜宿忠孝東路當年土地一坪:100萬2019這次運動人數零零落落 沒多少人參與一堆無殼蝸牛連鍵盤支持也懶政府怎會鳥你?
2227995 wrote:一堆人不分老少拼死命就要擠進天龍國幾乎可以確定再過30年2049年 一樣有無殼蝸牛運動2049年天龍國一樣高房租+高房價無殼蝸牛運動 1989 → → → 2019 → → → 2049 這就是在房地產版一直強調的,越少子化就越都市化,越都市化也越少子化。這兩項一直互相牽引,少子化後偏鄉就是先『廢校』再『廢村』,又因為餓死會比窮死快,很多人窮一輩子也死不了,但是餓個2~3大概就頭昏眼花不行了,為了求生存只好拚命擠到都會區討生活,少子化後人口總數是下降沒錯,但是都會區反而因為人口湧入而增加。知道為什麼蝸牛看起來就很可愛,但是蛞蝓看起來卻很噁心?這就是有房跟沒房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