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pt wrote:
天然氣在台灣使用的罩...(恕刪)
各種發電的排碳比較
2010年,煤炭貢獻了約81%的CO 2代和排放貢獻了約45%,在美國的發電量。
在2000年,美國煤炭燃燒熱的碳排放強度為2249磅/兆瓦時(1029千克/兆瓦時)十億焦耳
而美國的石油熱發電的碳強度是1672磅/兆瓦時(758千克/兆瓦時,或211千克/ 十億焦耳
和美國天然氣的熱生產的碳強度是1135磅/兆瓦時(515千克/兆瓦時,或143千克/十億焦耳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ssil-fuel_power_station#Relative_cost_by_generation_source
metta-sati wrote:
阿災...看你要用甚...(恕刪)
台灣核能機組高估一點,也不過佔總發電量的一成多罷了....目前的備用電力還遠高於此!
再說,你知道目前台電所屬的中部某火力發電廠,以及南部某火力發電廠都在進行然氣鍋爐設備更新工程嗎?
不信的話你可以找相關設備廠商問問看,中部我不清楚,南部這個是日商得標的...目前如火如荼進行中,
換機組提升的效率可是差很多的....台電為何不出來清楚說明,硬是要把台灣這樣的叢薾小島硬塞入四座核電廠?這我非常不能理解!
再說,歐洲某國也在進行太陽能高速公路的計畫,偉大的台灣島,快速公路高速公路路網等,的密集度可以說是數一數二,國一國三南北縱橫數百公里的邊坡,可以說是最好太陽能板設置的場域,而且也免除任何的土地費用,為何台電不要往這樣的方向去努力,非要塞進四個核電?
其實某電不採用綠能最大的重點就是,這些設備一經採購,基本上後續的就只剩下維護費了...而沒有採購燃料棒、煤炭、天然氣等等的原物料需求,而沒有了這些.....口袋悾悾是要怎麼養農舍、豪宅、小三四五...
不過在技術成熟前,台灣最好先靠火力先撐著,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