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我個人看法這本書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無怪乎全球能賣兩千多萬本), 它裡面提到很多觀點的的確確是"金玉良言" (很大部份跟自己這幾年於大環境面所領會的看法和周遭一些善於置產的企業家的意見看法不謀而合)
作者本身當初發跡很大部份是靠當時"美國房產" 其實單以"賺錢"的觀點我個人不予置評.
畢竟作者本身只是引述他當初的一些實例, 而讀者應該了解的是他想要表達的精髓而不是單從表面文字跟例子去解讀跟效模仿.
作者的"富爸爸"是個非常有眼光與見解的人, 很多他們之間的談話所要"隱藏的含意"已經都在現今的政經環境中一一引證. 也會在以後的日子更被證明. 這本書端看你懂的是"皮"還是"肉"或是"髓"...
更應該說如何去應用並"舉一反三"....
與其去悲觀看待未來, 不如積極的去想"該如何做才能出頭"...萬丈高樓平地起, 想一蹴即成或"抄捷徑"的貪念是最不可取也最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小弟不才提供一些拙見!!
willk wrote:
年輕人的體力不再是優勢
台灣年老這代,年輕時是靠體力加工創造台灣經濟奇蹟,老了不可能再用體力去工作。
那時後的蔣總統,如果走過時光隧道,來到現在社會,看到政府頻道這麼好賣,總共
賣1186.5億,大約好價錢頻寬每1M可賣10億台幣,就不用搬黃金搬了半年,回到戰後
年代,那時700M,900M,1800M頻道雖說是軍隊在用,實際上跟本沒有人在用。況且那
時後只有有線電話,要打電話還要像手搖冰那樣先把話機搖一搖,沒有手機這玩意兒,
頻道拿出來賣跟本沒辦法賣。
未來應該是有很多奇怪的東西,產生極大產值不是現在台灣人能夠想像,所以未來應該
剛好養的起,而且還是年輕人的世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