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期的房仲業會萎縮,不會是因為政策打房,也不會是房仲的葡式蛋塔效應,這些現象只是一時的
因為實價登錄的透明化機制讓價格資料全都露,真正會有破壞性的打擊是----新的雲端交易平台。
就是集合有需求但不願被仲介剝削者共同的平台,如果套用在房屋買賣上,當作一個開放式平台,由買賣雙方自由登錄,自由搜尋謀合,平台業者只需要作提供上述功能的整合,再隨著資料的流通量擴大,增加其他附加功能及訊息等等,開放式平台的作用僅是讓買賣雙方自行接觸看屋議價交易,業者僅需要針對較謹慎的買賣雙方,提供媒介當地合作代書及可信託銀行業者完成相關履約保證,以此酌收少許轉介費用,不僅可以減少店租、人事成本而且不須背負相關擔保法律責任,這樣的把全省當前許多自行公告張貼謝絕仲介的賣家整合,發揮群眾的效益,自然有相關的家居修繕或裝潢業者願意付費登廣告,作為平台業者的主要收益來源。
這是一種破壞性的創新,舉個例如果有一個像mobile01這樣的被網界公認的無利益公正的平台來加入或者是mobile01 乾脆在市集裡架設一個房屋買賣網好了,是不是很有號召力,交易量會不會很大,對房仲業者來講,房價炒高抄底不是問題,謀合才是房仲業的核心價值,有交易成功才有收益。如果這個核心價值被破壞了,房仲業要如何生存? 這樣一個平價公開的交易媒介將會打破現在的房仲生態,至少會嚴重侵蝕房仲業者的利潤,所謂的強調服務也未必能阻擋對高額費用的抗拒。這才是未來房仲業者要害怕的問題,唯一的防火牆是房仲公會打者失業的大旗訴請公權力阻擋這樣的型態業者冒出頭。
有很多房仲業者總是鑽牛角尖自我洗腦,把房地產買賣給複雜化,讓一般人感覺沒那麼簡單,所以外行人沒那麼容易卡進這個市場,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到麵包店去買個麵包吃,自問自己會去管麵包師傅是誰?用多少的高筋麵粉與低筋麵粉的比例?幾度的火侯烘烤?我只想要知道這個麵包的香味能不能足夠打動我的味蕾讓我掏出口袋裡的錢。那房子不也是中活中的物品嗎?真的要計較的不是房子本身的建物狀況如何,而是房屋所在地區塊的交易(環境)活動熱不熱絡,才能對這塊土地的地上物的保值做保證,否則就像中國內蒙古城市鄂爾多斯宛如鬼城一樣,你會去買那兒嗎?
davidhavefun wrote:
原文網址: 東森房屋王應傑痛批政府無能 明年倒店潮恐逾15%!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017/115868.htm#ixzz29Z5pP4Do
很遜耶~~不會學電子業放無薪假嗎?
可以節省人員成本
把店頭改裝成泡沫紅茶店或是便利商店來增加業外收入
這麼簡單的東西~~連我這無知01鄉民都知道
啊!!!!我知道為什麼了
因為他們不削賺這小錢~~
想當年仲介費用抽個一兩筆就可以吃一年
何必這麼辛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