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買房不如租房? 這世代6年級生也撐不下去


acelover wrote:
日本 房租貴得要死還是沒人要買房...(恕刪)


日本人還是會買房子的
至少我身邊的日本同事結了婚的,通通都買房子啊

日本人跟美國人一樣
不會去擠市區的小套房,對他們來說
家的定義是獨棟house
不然為啥一堆電視節目改造王,都是自地重建蓋house?

公寓是專門租給單身上班族 或 雙薪白領頂客的
日本人成家後才不會想把當年租的小套房買下來咧
他們會選擇郊區通勤1~1.5小時的house
給家人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租日本套房只是來大都市打拼初期的階段性生活
打工族就不包括在討論範圍
缺口真 wrote:
怎麼"粗估"的?? 太誇張了吧!!
所以要不要再搞清楚一點, 大......(恕刪)


不好意思小弟是用自己的情況去估算的,基數的確有乘錯,貸款餘額約1350萬時,利息約2.5萬~ 歹勢歹勢-_-#

yisn2jzw wrote:
不過買房的是月入八萬的
租房的是年收400萬...(恕刪)


這種狀況很像當年的現金卡風潮
有錢人的都不借
還不大出來的才去借,而且被鼓勵去借

記得當年廣告嗎?用現金卡借錢,是好的行為
美國次貸也是類似狀況

nicayang wrote:
@@
現在的算法怎麼這麼誇張
竟然是 租金< 利息 ==> 才可以租的
那本金的機會成本都不用算嗎?

以我的看法
應該是 租金 <(利息+本金) 就可以租了
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是看 利息 vs. 租金比的 都是 "本息" vs. 租金比
難道本金都不用回收的嗎?


我只是針對前一位、
說貸一干萬每月利息要二萬五這種誇張亂算的謬誤提出糾正、
請問有什麼問題嗎?

不過針對您說「租金 <(利息+本金) 就可以租了」、
我不是很同意、因為如果二者太接近、租確實不如買。
我小時候也是過著不斷搬家的日子,一直到我17歲的時候,我媽媽咬牙買了我們的第一間房子~!!

目前我們在永和有一間店面出租、淡水有三套房出租、蘆洲還有一間房子,再加上七堵的透天,

我媽54歲,已經退休兩年多的時間,目前每個月靠房租收入約五萬五千元,這還不包含之後可以領的退休金。

長輩的觀念就是有土斯有財,也因為後來賣掉第一間房子,
讓我們當初可以在蘆洲付了兩間房子的頭期款,進而慢慢累積財富~!!

要不要買房是個人的選擇~!!

我今年三十六歲,我完成了我買房(透天)的夢想,也不再需要負擔任何的房貸~!!

我可以跟家人每年出國旅遊、也可以讓小孩受更好的教育(未來出國),我很慶幸當初我們的選擇是買房子!!

湮波 wrote:
其實對於租房子真的能...(恕刪)
我的生活元素:家人、攝影、重機
porsche02175447 wrote:

不好意思小弟是用自己的情況去估算的,基數的確有乘錯,貸款餘額約1350萬時,利息約2.5萬~ 歹勢歹勢-_-#

原來如此、不然我還真湊不出這樣的數字。

不過仍要提醒其他人的是、如果是本利攤、
由於每月還款會包含到本金、故貸款餘額會逐漸減少、
致使每月所繳的利息也會逐漸減少、
而非從頭至尾每個月都繳了2萬5的利息。
也許你知道、但我覺得很多人不見得瞭解、所以有必要特別澄清…

64066406 wrote:
為什麼大家一定要買雙北啊?

往別地方搬不好嗎?

我有兩千萬現金我也不會買雙北...(恕刪)


大部份買雙北2000萬房子的人,並沒有"現金" 2000萬
而是自備個400~600就衝了
觀察身邊,幾乎都是工薪階層在買啊 (很多有爸媽支應)
因為工作不得不買在雙北

若我有"現金" 2000萬
會丟大半部分到高殖利率股票
用股息租新光傑士堡那種一房一廳房型的吧
公司長租不貴,又有專人維護跟打掃
買什麼好窄 = =
2000萬根本信義區的豪宅門檻都跨不過去啊

----

而真正的老板階級,很重視C/P值的

如果手上有個十來億,可能考慮買一間台北的豪宅來住

如果不到十億,也許台北留一間住屋,跑去桃園買間豪宅爽爽住

如果手上只有數千萬到一億,桃園是這些人的選擇

老板有時間自主性,開車停車費用是小事
他們買房子不需要這麼在意公共運輸的方便性, 距離跟時間

桃園的豪宅很多中小企業老板買單的
一買就是一兩百坪,附4~5車位的豪宅
這些人口袋還沒上市櫃的深
會自己衡量能力買負擔得起的房子

缺口真 wrote:
我只是針對前一位、說...(恕刪)


喔 我沒有要指責您的意思
我也是針對前一樓有關利息的發言

因為拿利息來衡量租金,是很怪的
應該是要本息一起來看

租金若稍低於本金+利息
確實應該要用買,撐一下就是自己的房子
但這狀況只出現在03~06年間

目前是租金不但遠低於本息
甚至有一些是低於利息
這種狀況,如果是貸款買屋租人,非常不划算
先苦後甘囉

要先爽等老了就慘了

版主前提說目前房價是不合理的

所以買不如租

但是個人以為市價永遠都是合理的

因為這是供給跟需求交叉出來的結果

在道德上或有對錯但是在市場上沒有對錯

不能預測的是未來房價

當然如果有人以為能預測有如張教授一般的自信

基本上也只是一種賭博罷了


這波房價如果是因為利率因素而下跌,那效果跟之前SARS下跌是差很大的

若以20年為期,利率上漲1%,約等於總房貸款上漲11%

所謂的,你當年買1000萬,我今天用600萬來跟你做鄰居
這不見得能通哦。

你可能還是要付1000萬,只是你鄰居變成要付1400萬,相對是爽啦。但負擔不見得就輕。
除非很快又進入利率冰河期。


所以,面對高利率時代,能做的,也許還是,買低價房,提前還款。
養足底蘊,好趕快騎驢換馬。
  •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