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29歲當包租公

john6517 wrote:

我的觀點非常明確.. 我一直反對"笑貧不笑娼"的社會價值.. 你說你是赤貧.. 你怎麼會去贊成"笑貧不笑娼"的社會價值觀? 我真不懂了..

再者.. 當資本主義橫行.. 沒有政府的租稅政策.福利政策.好的教育政策的幫助.. 赤貧者永遠翻不了身的.. 當有錢者手頭上有幾千萬上億時.. 他獲利不用交資本利得稅.. 他輕鬆炒房幾百萬落袋.. 你一赤貧者就為存第一桶金苦苦掙扎.. 念書要學貸.. 想買房更不可能..


你的論點或許會是在資本市場下

政府可以做好利益分配

以補償損失者

不過

我對此表示懷疑

我想大多數人應該會跟我一樣

但是

要證明這個觀點非常困難

我們有可能永遠得不到答案

因為它在不同條件下也許有可能發生

但卻"違反現實"

舉例索羅斯狙擊英鎊

連這昔"日不落國"都擋不住

攻擊泰銖更是毫不手軟

掠奪了多少人民辛苦工作的果實

這種事情..每天上演..規模大小罷了

另外我們沒有強大的模式及理論可以告訴我们在全球化經濟裡

有自信足夠的福利分配制度

我們年長的思想習性與行為模式(包含小弟)

對下一代來說

應該都是過去的產物

在可見的全球化未來

要承擔日益加重的全球競爭並不容易(伊斯蘭的觀念更??)

所以基於現實下

小弟看到的是這個人擁有靈活的操作手法

加上富有創業家精神與活力

手段暫不在討論之列(角度問題)

這種彈性跟努力

以應付未來的衝擊不該全被抹煞

只因你的笑貧笑娼理論

而他的兒子想必也不須再為學貸苦苦掙扎
(你的觀點對他改善現狀毫無意義)

況且就算小弟身為赤貧

喜不喜歡或在不在乎這種社會價值觀根本不重要

也毫無意義

john6517 wrote:
不過這才是我憂心之處.. 台灣社會將來用什麼社會價值來教育下一代?


前輩

請原諒小弟直話直說(沒針對您個人)

台灣社會真正令小弟憂心之處

是年長者的既有觀念阻殺下一代的未來

除了房地產不斷飆高(有土斯有財?)

還有政府現在的政策制定良窳
(還是每個大人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

攸關下一代甚巨

而這個擔憂

基於全球化在IT加身如虎添翼的音速發展下





我们很快就會看到了....


PS.

你的觀點立意良善

但不足以支持你用自身道德感批評經濟行為

因為資本市場無關正義

更不是按此運作

裹脅社會價值觀

再用"粗俗俚語"自身觀感定鎚
(個人推論即是事實是一種對真理的冒犯..任意定義他人的生存模式更是一種無禮舉動)

綜合上揭是小弟發言請教的主因

另外請相信小弟知無不言.....業已盡力

您卓參一二..











snoopy9520 wrote:
任意定義他人的生存模式更是一種無禮舉動...(恕刪)

你這麼說就有點不對了,若某人的生存模式侵犯到他人自由,那我們就必須站起來反對了。
不過呢,世事多變,有時為了生存,難免不做些侵犯他人的舉動,
畢竟自由市場就是競爭的市場,這時候就必須用到比例原則了。
你侵犯他人的舉動是否還在可忍受的比例就很重要了。
正義魔人們就是不懂這點,不知去哪讀了點學藝不精的迂儒思想就來大放厥詞。
什麼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自己真的完全對也就罷了,偏偏自己都做不到。
世事本來不是每件事都有正確答案,就拿魔人最愛的儒學來說吧,
"仁"字有正確答案嗎?沒有。所以才說"吾日三省吾身"。
我們只能漸漸接近正確,而不是先畫好一個框,告訴你它是正確然後去執行。
因為人生根本沒有正確答案。
即使我這種說法也不盡然是正確的,也許你能提出更好的說法讓我接受也不一定。
而不是仗著自己立意良善左批娼右喊妓,結果贊成他的根本沒幾個,
除了搞得天下大亂之外對社會又有何幫助了?
最後又來長吁短嘆社會淪喪結果還是對社會沒幫助,莫名其妙。
p620329 wrote:
畢竟社會上這麼多光說不練又律人甚嚴待己甚寬的正義魔人,
我們該如何教導下一代認清正義魔人的真面目呢?
真是令人擔心啊..


社會上那麼多是有多多?你要批某個人就批某個人
不要把其他人都拖下水
社會上有正義感的好人還是有的
不要隨便否定別人
-----------------------------------------------
樓下果然是嘴砲........=_=
算了~01這種隨便砲個幾句,就消失的人,也是有幾位啦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前面幾位發文者一樣言之有物

台灣不管是政府還是民間機構,多的昰關懷弱勢、幫助弱勢的人
這些也不是網路嘴砲了解的
raika wrote:
社會上那麼多是有多多...(恕刪)

社會上有多少光說不練之人我怎會知道呢?
哈哈哈,想來你也是沒事找事做了。
raika wrote:
樓下果然是嘴砲...(恕刪)

彼此啊,彼此...哈哈哈...
我比較想知道他買在哪裡

本金一百 貸款三百 可以滾到現在 租金收入八萬



鄉民人肉不是很強嗎?
怎沒有人去人肉他看看 萬一真的有這種神人 相信他的秘訣大家一定很想知道!


我就很想知道!!
討論什麼才不會被水桶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他買在哪...(恕刪)


汗顏......

討大的言直指核心

立馬超越小弟清談

----------------------

P大說的"仁",小弟稍作解釋,

仁,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從中國哲學史找一下,

西元前5世紀的春秋時代,孔子學說中的核心是“仁”, 

究竟是哪些成分構成了仁,孔子沒有明確直接的答復,

《論語》一書中,仁字凡六十六見,但從來沒有兩處的解釋相同,

一般來說,仁與慈愛觀念相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自我克制,都可以算作仁或者接近於仁,

出於環境的需要,一個人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殺身以成仁”,

仁是最容易獲得的品質,任何人有志於仁,就可以得到仁,

仁也是最難保持的品質,即在聖賢,例如孔子自己,也難能始終不斷地不違反仁。

在一種社會形態之中,道德的標準可以曆久不變,

但把這些標準在生活中付諸實踐,則需要與不同的時代、環境相適應而有所通變,

當一個國家的行動,全憑儒家簡單而粗淺的原則所限制,

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其社會發展必然受到限制,

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如果對下一代傳遞過於拘泥于傳統的道德,

只能育成“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棟樑”,

舉例來說小弟對於歷代君主的評論同對政府一般,也只是著重在他們適應時代的識見和氣魄,
(戰國秦最有眼光,可最差的君王也不敢用孔、孟)

說到底"是他們執政的功績而不是道德的言辭"

小弟認同必要之惡,一個奇才卓識的人,在為公眾的福利作出貢獻的過程中,

決不能過於愛惜聲名,因而瞻前顧後,拘束了自己的行動,

他可以忍辱負重,也可以不擇手段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這種會小節而顧大局的做法小弟視為正當,其前提是以公眾的利益為歸依,

畢竟公眾道德不同于私人道德,目的純正則不妨手段不純。

一般來說教養應遵循不能以利害義,但對包租公來說也許有其難以想像的經濟和歷史的背景,

因為生存不是暫時性的責任,也不僅是道德上的義務,怎能未信先橫?又或者是結論於觀察之先?

所以回歸實務面,探討實踐範圍比較有意義...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